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政策趋势 >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文化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文化

                                                        来源:中国文化报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把文化强国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文化的发展日益彰显出促进国计民生的巨大力量。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对新形势下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可以这样讲,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要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落到实处,就必须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思路、新模式及发展方向。党和政府在制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时指明,文化事业的发展,必须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求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

文化惠民,就是用文化建设的成果服务于人民,使人民得到实惠。这就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念:服务民生,改善民生。

民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根基所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

民生是发展之源,民生是强国之本。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离不开民生的土壤。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婚丧嫁娶、风俗礼仪、建筑装饰、歌舞传说、村规民约等等,无不与文化相关,无处不包含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民生为本的文化,在中国具有坚实的基础、深厚的积淀。

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一切文化的本源均来自民生。自古以来,围绕民生所产生的文化是一切文化的起源,是现代文明及文化艺术的母体。在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从艰苦的生活中不断发现、发明和创造,一代代薪火相传,铸就了优秀的文化传统,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从结绳记事到仓颉造字,从父系氏族社会的家庭维系到周礼的形成,从取水煮饭的釜蒚到青花瓷的风韵,从劳获之余的歌舞到戏曲文化的形成……这些丰富的文化遗存,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提炼,口传心授,世代传承,促进着中华文明的不断进步,至今在人民群众及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文化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文化的发展带给人们的首先是思想观念的冲击——价值观、世界观、生活态度、思想意识等,丰富的文化生活会极大地增强人们的幸福感。在时代发展的今天,在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需要社会的和谐,需要树立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需要“八荣八耻”等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地生根,需要让人民得到实惠和幸福。而这一切,必须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做起。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文化,是构成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基本元素,是文化强国的基础,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基,是改善民生、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的必要手段。

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党和政府一直把促进民生文化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与民生相关的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仅2003年至2011年8年间,资金投入就是过去几十年的总和。目前,已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五大文化惠民重点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和社区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深入民心。政府的投入和扶持,起到了龙头和引导的作用,为我们丰富、提升和完善社会主义民生文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机遇。只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得到发展、得到提升,在生活中得以体现,人民才会发自内心地感到幸福,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魅力

 

民生文化的基本构成体系

民生文化涉及的领域很多,内涵极为丰富。要建设社会主义民生文化,首先必须理清民生文化构成体系。从文化的形态来看,我们可以把民生文化分成三类:物质形态文化、非物质形态文化和意识形态文化。

物质形态文化指的是那些为人类生活提供着最基本的条件、以物质形式存在的文化,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非物质形态文化指从生活中提炼升华出的以各种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表现形式。

意识形态文化指的是那些在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指导人们精神活动及日常生活行为方式的观念性文化形式,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需要说明的是,各种形态的文化多是以一种相互融合的姿态存在的,物质形态的文化常常是非物质形态文化的载体,我们在研究、整理、建设、传承这些文化形态的过程中,不仅要看到载体,而且要重视对其形成过程、创作观念、制作方式、流程、传承方式的整理、保护。不然,这些物质形态文化的存在便会失掉灵魂、失去生命力。

民生文化中饱含着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精神情感、个性特征、美学价值以及凝聚力、亲和力等,是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基。在这些不同形态的文化中,既有非常优秀的传统需要挖掘、保护和传承,也有一些不能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糟粕,如置酒之风、收送彩礼、迷信思想等,必须治理、规范和引导。

构建社会主义民生文化的必要性及迫切性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的重要支撑。综观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文化建设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

就民生文化而言,尽管我们有着优秀的传统、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但是,也不能忽视这样的现实:改革开放以后,面临现代物欲的冲击,现代“强势文化”以异常迅猛的态势无情地消融着传统文化。在文化同化的过程中,许多传统的民族文化要么丢失,要么被寄存在了现代社会的边缘。

时代在发展,人们的观念在变化,在如今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旅游国际化、文化同质化的时代,民族文化正处在一个冲突与排斥、交流与融合、传承与变异共存的阶段。许多年轻人对新潮的文化及外来文化的接受很快,却对传统文化及道德观念缺少必要的了解和尊重;在西方文化思想、崇洋媚外思想、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我国传统文化丢失了很多阵地,很多优秀传统文化濒临消失。这些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一个民族文化的稳定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反之,就会失去民族自信,这个民族就会迷失方向。而民族文化稳定的核心是民生文化。民生文化涵盖了实用功能、社会观念、文化传统、精神实践的各种价值,是具有深刻内涵和特定审美意义的载体,折射出特定的民族文化心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当我们惊叹经济发展的成就时,也日益强烈地感到了文化发展的紧迫,以及民生文化建设的必要: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精神需求在物质满足的反衬之下变得愈加强烈。对民族文化特别是民生文化的保护、延存、开发、传承与弘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基础的基础。社会主义民生文化建设,就是人民群众的“文化温饱工程”,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及道德观念的“拯救工程”。

 

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充分认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求各级地方政府有组织地分体系地对民间文化进行整理和挖掘。这说明,党和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保护传统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民生文化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是极其重要的部分。

构建社会主义民生文化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精神文明建设基础工程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语言中,“文化”含有以“文”“教化”的意思,这里的“文”,指的是知识、礼仪、音乐、美术、美德等,也就是用知识、用美德、用礼乐感染引导民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民生幸福是增强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坚实内涵,民生文化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资源和民族根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原动力。只有充实和完善民生文化,在城乡最基本的民生单元——村庄、社区建立健全健康向上的民生文化体系,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才能科学发展,才能真正惠及民生。

构建社会主义民生文化,是一项系统的基础工程。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继承,二是创新。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为人类社会发展积淀的优秀文化传统中,饱含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方式、行为,值得我们去挖掘、传承和弘扬。继承,需要我们统筹布局,分门别类,对每一种形态的文化精心整理;继承,需要我们扎扎实实,严密组织,从每一项具体的工作抓起;继承,需要我们理智面对文化迷失的威胁,注重对年轻一代的传统文化教育,注重文化惠民工程与民生的紧密结合。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积极申遗,就是一项急迫而意义重大的工作;一些有识之士自发对一些传统文化项目进行文字整理,是应该积极鼓励的善举;各地纷纷开展的“十大孝子”“好婆婆”“好媳妇”“好邻居”等评选活动,就是对传统道德及礼仪文化的一种正确引导。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文化的发展也在不断适应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文化形态终将消亡或被新的形态所取代,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有些文化形态与现代文化价值观相左,不宜提倡,有必要做成资料保存进民族文化档案中。创新,需要我们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符合实际的、符合人民需要的、实事求是的探索;创新,需要我们立足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用改革开放结出的硕果建设全新的社会主义民生文化;创新,需要我们兼收并蓄,以博大包容的心态面对和接纳外来文化,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技创新带来的冲击。

构建社会主义民生文化,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文化的进步是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升华的,精神文明的力量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发挥的。社会主义民生文化的建设,需要的是始终如一地坚持为人民的出发点,将文化发展贯穿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始终,需要的是全民文化意识的觉醒和行动,需要我们不急不躁,走稳步伐,长期坚持,同时,还要避免走一些弯路。

构建社会主义民生文化,是一个推陈出新不断融汇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成果的过程。坚守传统、继承传统,但绝不能墨守成规。社会主义民生文化,需要有中国特色,需要有社会主义特色。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求我们与时俱进,民生文化的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建设同步,要在传统民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融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成果。要有兼收并蓄的包容心态,不断吸收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吸收外来文化中优秀的营养成分。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生文化,就是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文化;是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深厚土壤,由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而又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要大力推进那些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最朴素、最纯真又最美好的文化;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享受文化大餐的同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所“化”。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终目的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让人民群众享受最美好的文化成果,大幅度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及整个民族的道德素养。

只有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文化得以发展和传承,社会主义文化才会丰富多彩,有血有肉,文化对人民的引导才会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历久弥香。

只有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着眼点立足于民生,文化的复兴才会是有源之水,从而源远流长;只有扎扎实实打好民生文化建设的根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才会是有根之木,从而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