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政策趋势 > 全国政协委员呼吁: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呼吁: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力度

来源:中国文化报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乐团团长席强在两会上强烈呼吁国家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而这也成为众多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

       据了解,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有了很大增长,但是基数仍然偏小。“十一五”期间,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一直在0.4%左右徘徊,财政部统计的大文化支出口径(文化体育和传媒经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不足2%。文化事业费年均增长速度低于同期财政支出增长速度,更明显落后于其他社会事业费增长速度。3月5日财政部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报告显示,2012年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94.68亿元,增长18.9%。“虽然增长幅度很大,但文化建设经费总数仍然偏少,远远不能适应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张廷皓说。

        文化建设投入的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化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对此深有体会。“自2008年1月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工作开始实施,5年来,博物馆免费开放推动了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促进了博物馆的改革和发展,但经费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博物馆展览工作水平。“2008年至2011年,1804座免费开放博物馆在做好基本陈列的同时,累计举办临时展览33452个,但由于办展经费不足,严重制约了临时展览的质量,展览多以图片展、书画展为主,以文物展品为主要内容的展览仅占展览总数的19.43%。”董保华说,要继续推动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进一步突出其公益属性、强化服务功能、增强发展活力,需要在对现有博物馆基本陈列提升专项扶持的基础上,增设临时展览补助专项经费,用于扶持地方博物馆举办的重要馆际交流文物展览,并对中西部地区以及市县级博物馆予以倾斜。

       经费不足也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林文增倍感困扰。“国家财政给国家院团一个剧目的创作费是200万元左右,但现在打造一台剧,仅舞美的花费至少需要100多万元,所以每排一部新剧剧院就得往里赔钱。2011年我们打造歌剧《红河谷》,在节约一切开支的情况下成本依然超过500万元,剧院不得不自行承担300多万元。再加上歌剧的演出市场回报目前还不太理想,所以为了艺术的发展,我们是在硬着头皮搞创作,这支文艺队伍不得不出去搞创收,贴补艺术创作和演出。我真的非常担心这样的生存环境会影响艺术的长足发展。”林文增告诉记者,除了创作费的捉襟见肘外,“人头费”也不宽裕。“国家财政每年给中国歌剧舞剧院划拨的人员工资总额不到2000万元,这笔钱要养活全院800多名职工,缴完各种保险后发到职工手中人均1000元左右。拿刚进院的应届毕业生来说,他们每月发到手里的基本工资是人均800元。”他说,目前国家财政对文化的投入比其他项目低得多,希望国家增加对文化建设投入的比例。

       如何最大程度上加强文化发展经费的供给?“我想能不能确定一个文化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具体比例目标,比如像教育占GDP的4%,文化投入比例能不能确定为1%?现在只有0.4%,这对文化建设是远远不够的。对文化投入的比例应该适应文化事业的发展,也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现状,这应该是目前的当务之急。”张廷皓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余辉认为,文化发展不仅是政府行为,也需要每一名普通百姓的参与。参与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其中包括通过社会公众的集资,以便增设文化设施,改善文化环境,加强文物保护,资助文化出版和国际性文化交流等。“发行文化彩票应是一件可行的事情,既然国家发行有体育彩票(有些城市还有足球彩票)、福利彩票,为何不能发行文化彩票?可利用文化彩票征集到的社会闲散资金,用于地方的各项文化建设,使老百姓获得更多的文化实惠和精神享受。”他说。

       “现在国家财政文化资金投入明显偏少,与文化强国和美丽中国、幸福中国的宏伟战略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故此,应加大国家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并走出一条政府投入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文化投融资及其产业链。”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邓敏说。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的有关要求,这也让文化界别的政协委员们看到了希望,他们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呼吁和努力,进一步推动该项政策尽快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