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宁日报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当前,在现代化建设发展中,文化建设已经提到相当重要的地位。南宁市早就提出抓好南宁的文化建设,依托南宁丰厚的文化积淀发展南宁、繁荣南宁。在这过程中,南宁市政协甘当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在服务大局中发挥作用,在文化发展建设中展示作为,把民主监督工作融于履行职能的全过程,以历史文化为主线,以史料传承为依托,以政协的特别之“位”尽特别之“为”,通过不断丰富民主监督形式,充分发挥文史工作存史资政的基本作用,积极拓展文史工作服务发展的丰富内涵,在助推南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
敢做善成,建言献策,助推创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步伐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是否具有竞争力,文化底蕴、文化资源、文化氛围以及文化发展水平是一个重要的衡量尺度。南宁作为一个文明史长达1690多年的城市,却是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地级市之一,这与南宁文化底蕴深厚的实际不相符,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为此,南宁市政协敢做善成,为了积极推进首府文化传承与创新,自2004年9月起,致力于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言监督。南宁市政协把“南宁市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可行性研究”作为2009年—2011年的重点调研课题,多次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与市政府及文化、规划、建设部门进行多次协商沟通,拟定了《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调研工作方案》,编写了《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资料汇编》,经调研和搜集资料,在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及借鉴外省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调研报告。在政协的建言出力、监督助推下,创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已列入南宁市“十二五”规划。
开展调研,反映社情,为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参政议政
近几年,南宁市政协一直关心、支持历史文化工程的开展,并明确把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工作的重点,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不断加大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精心选题,紧扣文史工作的特点和优势,并以此为切入口与结合点,突出及时性、真实性、前瞻性、借鉴性,通过深入文史调研,反映社情,开展监督,服务南宁文化建设。
一是选准角度,发挥优势,组织委员视察调研,就突出问题提出批评和开展民主监督,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并作大会发言。由于注意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切入,呼吁保护和发挥历史文化资源的作用,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都获得了与会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认可,有的予以采纳并付诸实施,推动了有关方面的工作,做到既保留了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又注入了充满生机的现代文明,推进了南宁的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了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社会、经济、城市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是通过积极参与文化项目建设、对文物古迹的考察和论证、调研视察和专题协商议政等各种形式,分别就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红色旅游景区、历史文化建筑的修缮与保护等,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在服务南宁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很好的参谋、推动、监督作用,对于响应全市中心工作,丰富重点文化项目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发挥人民政协的职能优势,就孔庙回建、南宁博物馆建设、修复邕宁电报局旧址、文化产业发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等文化南宁发展的重大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协商议政和视察监督等,提出了建立特色博物馆;恢复、重建一批反映南宁历史文化的文物古迹;与商业开发相结合,沿着邕江两岸开辟一条南宁文物古迹游;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重点地选择一些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特色民俗文化项目进行开发性保护;统筹五象新区城市建设与文化建设、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合理定位和塑造新区个性文化气质等建议,为助推文化南宁建真言、献良策。
四是根据南宁的文物现状,提出可以根据文物保护单位本身的特性有针对性地开发利用,依托具有文史特色的视察、考察、调研、座谈、研讨,发挥政协委员民主监督作用,先后开展视察调研,运用政协提案、专题调研、社情民意反映等,提出建设意见,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和认可。
以史资政,彰显南宁,做好“南宁文史”这部史话文章
文史资料的整理和保存是一项崇高的文化事业,做好这项工作不仅重要也很有意义。九届政协以来,南宁市政协广征博采,悉心编纂,先后编辑出版了《抗美援朝》《南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文史集萃话南宁》《南宁风物志》等一批影响广,反映强烈,得到区内外专家好评和区市领导赞誉的文史资料,并获评自治区2007-2011年度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先进单位。
以文史为抓手,凸显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功能,有效发挥监督作用,通过编撰文史资料服务南宁文化建设,形成了一系列颇具文化张力的文史资料,不仅直接服务于南宁文化建设,而且成为人们“走进”南宁的导引读物,为南宁的文化、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其中:《南宁风物志》通过作家、史学家、风物学家、民俗学家独特的视角、严谨的治学精神,多渠道、全景展示南宁六县六城区的历史沿革、山水景物、名胜古迹、风俗民情、风物传说,填补了南宁地方风物志的空白,是南宁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此外,目前正在筹备编纂的《邕城文典》,是包括南宁历代诗、词、曲、赋、文、记、歌、谣、乐、剧、语、故事、联、书、画、像、刻的系列文化精品丛书,将开创南宁文史工作和文化建设的新篇章。
通过着手编写文物及其保护情况的文史资料,帮助有关部门更加重视历史文物保护,同时利用有血有肉、生动丰满的史料生动诠释南宁历史与现实,发挥了文史资料在民主监督方面的积极作用。如:《文史集萃话南宁》,是以作家、史学家、风物学家、民俗学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活泼的文学笔触,挖掘、抢救、整理南宁的历史文化遗存,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式地展示了南国邕城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风韵。
利用我市文史资料的优势,筹划组织重大历史事件纪念会、研究会,并在活动中发挥政协文史资料宣传作用,使我市文史资料成为向社会辐射政协形象的载体。如:九届政协以来,策划了以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抗美援朝战争58周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活动及文史资料专辑等,体现了文史工作经世致用的独特作用。
加强政协文史成果的交流传播,起到了“出版发行一批书、团结影响一片人、教育引导几代人”的社会效果,使文史资料体现了应有的社会价值,又显示了显著的综合效益,运用宣传手段,扩大人民政协组织的社会影响,从而有效发挥政协文史资料“存史育人”的社会功能,起到了积极的监督促进作用,为服务全市中心工作和文化建设提供了基础性的文化支持和史料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