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政策趋势 > 民族文化显气派 十六大以来广西文化建设成就巡礼
民族文化显气派 十六大以来广西文化建设成就巡礼

来源:广西新闻网 

       发展具有广西气派、壮乡风格、时代特征、开放包容的和谐文化,形成特色鲜明的八桂文化和现代开放型文化体系。在党的十六大确立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目标指引下,10年来广西从提出建设“文化广西”构想到确立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任务,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把握历史机遇,文化体制改革亮点频闪,文学艺术创作精品迭出,文化产业建设大胆开拓,充分显示出壮乡民族文化特有的精彩和气派。

       深化体制改革

       大胆创新精品迭出

       时光回溯到2004年,当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一重大命题时,在桂林的漓江边,一个以方圆两公里漓江水域和12座山峰为背景的大型山水舞台搭建完成。中国首部“大型山水实景演出”作品――《印象?刘三姐》,在这一年正式向社会公演。

       公演之初,当一些抱着传统观念的人还在用疑惑的目光打量着这个前所未有的山水舞台,议论着这种闻所未闻的演出模式时,广大游客已经蜂拥而来,报以热烈的掌声。

       《印象?刘三姐》的独到之处,在于它彻底打破传统演艺模式,将文化人的创新意识、政府的鼓励扶持与企业的资金投入及管理方式结合在一起,完全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演艺运作。长演不衰的《印象?刘三姐》如今已接待游客600万人次,票房总收入达7亿元。通过一台实景演出,串起当地产业链,带动旅游、餐饮、宾馆、房地产和运输等产业同步增长、升值,创造出文化、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综合效益,成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比《印象?刘三姐》早几年亮相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也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精神激励下,大胆对传统的节庆文化体制进行改革,探索出一条文化、旅游、经贸相结合的市场化节庆运作新路子。每年一届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不断开拓创新,对新民歌、旅游、城建、招商引资、市民素质形成一波又一波冲击,激发新观念,营造新气候,打造新平台,创造新机遇。

       “身处于一个不断变革、不断改革创新的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行为方式正在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作为时代和社会生活典型反映的艺术作品,必然要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推陈出新,创作出与时代同步的精品,使自己成为时代特征和时代潮流的艺术代言人。”这是广西文艺界人士在回顾10年“精品创作之路”时发出的深切感受。

       10年间,广西宣传、文化部门从抓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入手,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创作“叫好”又“叫座”的艺术精品为突破口,使艺术产品真正适合市场需求――

       从2003年开始,大型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大型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桂剧《大儒还乡》连续3年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行列,舞剧《碧海丝路》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2011年,壮剧《天上恋曲》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桂剧《七步吟》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年度资助剧目。2012年9月,音乐剧《桂花雨》继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获文华大奖特别奖后又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

       精品迭出的同时,我区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工作也全面展开。文艺工作者正走上一条“以艺术精品生产为支撑,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以生产促进演出,以演出拓宽市场;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在市场中求得发展”的创新之路。

       整合文化资源

       产业集群优势凸显

       起点低、起步晚的广西文化产业,10年来随着国家及地方文化产业优惠政策的实施,扶持力度的加大,加速推动产业集群发展进程。

       2004年,以原广西新华书店、广西外文书店、广西图书进出口公司整合组建成立广西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为起点,广西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展开。2009年,我区完成7家图书出版社、9家音像电子出版社和19家县(市)新华书店的转企改制工作。

       2009年,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广西正泰印刷包装集团相继组建成立。

       2011年,广西电影制片厂与广西电影公司合并组建广西电影集团,广西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正式成立。

       随着广西文化产业资源整合力度不断加大,文化产业格局更加清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及集约化增长优势凸显。“2011年全区新闻出版业生产总值达190亿元,比上年增长18.75%。我区出版发行和报业实力继续位居西部地区前列。”2012年全区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公布的一组数字,让在集团化发展道路上逐渐成长壮大的广西新闻出版业精神为之一振。

       在另一条文化产业链上,“一地一品”特色鲜明,动漫企业正在崛起,示范基地效应突出――

       绣球,这个壮家人传情达意的信物,在商品经济观念指引下,已经成为我区百色等地区文化企业和众多农户的“致富产品”。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靖西县旧州村,保持年产绣球15万个,实现产值180万元;

       曾为我国“四大名锦”之一的壮锦,在文化管理部门和文化企业的协作下,由原本分散经营、单打独斗到合力组成研究会,通过多种销售渠道和市场营销手段广拓市场,共同编织着织绣业的“锦绣前程”;

       在临桂县五通镇,农民画家组织起来,以协会形式开拓旅游纪念品市场,2011年年产值达8000多万元;

       钦州坭兴陶产业改制组建起一家家民营股份公司,凭借灵活的企业体制和经营机制,品牌影响力日益扩大;

       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博白县芒编产业,通过现代化营销手段,让集实用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编织品进入欧美市场,年出口额达10多亿元;

       南宁九金娃娃动漫有限公司、桂林云尚动画制作有限公司凭借实力入选文化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2011年通过认定的动漫企业名单,实现了我区国家级动漫企业“零”的突破。

       提升服务能力

       文化成果人人分享

       “文化惠民好政策,幸福欢歌飘四方;城镇生活更精彩,乡村求乐又求知……”在来宾市近期举办的一场“话惠民?颂党恩”山歌会上,一位农民歌手用山歌表达对文化惠民工程的赞美之情。

       文化惠民工程,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旨在确保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成果惠及全国人民的重大工程。5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统一部署下,融山地文化、海洋文化、边境文化、多民族文化于一体的广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过程中,始终突出一个“惠”字――

       从2007年开始实施的“农家书屋”工程,正在成为农村地区农民的“文化粮仓”。到2011年底,我区已建成“农家书屋”1.231万个,覆盖全区85.7%的行政村,有望在今年全面实现“村村有书屋”目标。

       帮助远居山乡的村民“放眼看世界”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自1998年开始实施以来,已惠及全区6.6508万个自然村,解决了约183万户近900万边远地区农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

       “十一五”规划建设的51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如今已基本完成。全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全部实现向社会免费开放,全区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增至45家。

       与此同时,以“和谐文化建设在基层”为主题的“千团万场”群众文化活动,通过各地群艺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实施的“基层文化骨干培训大行动”已收到显著成效,八桂大地热火朝天地铺开“周周演”、“月月比”、“季季赛”、“年年奖”文化演艺活动。壮乡百姓各展其长、各得其乐,参与文化、自办文化热情高涨,成为文化生活的主角。

       政府买单,群众受益;文化惠民,惠及万民。随着我区布局合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全面构建,“文化成果人人分享”目标正在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