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者按:现代金融体系是由“银、证、保”(即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构成的,而文化企业与金融体系的对接,也主要是与三大行业的机构合作。自2009年文化部启动部行合作工作机制以来,经过不断地摸索与磨合,目前部行合作的深度与广度都有了极大的拓展,全方位的政银合作机制已建立。随着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的建立,“文化金融”的概念也开始浮出水面。9月5日,文化部在北京举行了深化部行合作座谈会,会议从早上8点半直至晚上6点半,与会的10余家金融机构代表发言踊跃、姿态积极,在交流经验的同时,为深化部行合作、发展文化金融建言献策。本报特辟专版进行专题报道,以飨读者。
为进一步深化部行合作,创新合作模式,丰富合作内容,扩大合作规模,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9月5日,文化部在北京举行了深化部行合作座谈会。座谈会上,与会代表总结交流了各金融机构支持文化产业的创新举措和经验,并为深化部行合作建言献策,围绕如何创新财政金融方式支持文化产业金融工作以及各银行、证券机构如何开展推动文化企业债券融资试点工作,如何搭建文化金融服务全链条展开了深入研讨。
部行合作框架初步形成
2009年3月,文化部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签署了《关于扶持培育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合作协议》。此次签约,开创了文化系统政银合作的先河。2010年5月,“文化部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除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外,与文化部已有实质性合作的国家开发银行、北京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也先后加入了公共服务平台,成为部行合作机制的新成员。至此,文化部与银行机构开展全面合作的部行合作框架初具规模。随后,在部行合作机制示范带动作用下,地方各级文化部门与各银行分支机构的政银合作也迅速展开。
“部行合作开展3年来,经过初创摸索到机制确立的渐进过程,实现了合作形式从单一到多元、合作内容从单一项目推荐到全方位政银合作的机制,为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资金融通打开了通道,有力地促进了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的建立。”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表示。
在文化部和各合作银行共同确认下,仅2011年部行合作框架内的重点信贷项目就达97个,贷款余额累计210.96亿元,项目涉及演艺、娱乐、工艺品、创意设计、动漫、艺术品、会展、园区建设等众多文化产业领域。在部行合作机制的示范引领下,银行业支持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文化产业信贷融资规模屡创新高。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今年3月末,文化产业本外币中长期贷款累计贷款余额已达到903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8.7%,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3个百分点。
部行合作机制实施以来,各银行机构针对文化产业阶段性特点及文化企业资产、经营规律,加大了产品及服务的创新力度,陆续开发了诸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文化产业供应链融资、中小文化企业联保贷、文化企业私募债券、中小文化企业集合票据等新型融资产品,建立了文化产业项目专营机构、文化产业基金托管、艺术品信托等新型服务方式。各银行机构针对文化产业阶段性特点及文化企业资产、经营规律,加大了产品及服务的创新力。比如中国银行开发了“影视通宝”,北京银行推出了中小文化企业“创意贷”,中国工商银行推出了“影视通”。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巡视员施俊玲表示:“九部委《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是一个全方位的金融政策,虽然任务非常繁重,但随着部行合作不断深化,在文化部门、金融机构、文化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初步建立。为了搭建文化金融服务全链条,文化部将继续推动信托、信贷、保险等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文化金融新型合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金融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里每一个点的最大效应,破解文化产业投融资难题。”
文化产业信贷迈不过的“评估坎”
作为文化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方式,银行信贷已成为文化产业融资体系中经验相对丰富的方式之一,不过,巨大的需求和心理预期,与文化产业信贷工作的特殊性带来的落差,使得文化产业“贷款难”成为目前文化产业融资领域话题最多、争议最多的问题。
“作为银行,它本身就是一个商业机构,在商言商,我们对文化产业的支持体现在我们的行业信贷政策,体现在我们的内部流程优化,但是标准和其他企业是差不多的,因为我们要对我们的股东负责,所以对它的资本金的要求、项目合规合法、资产负债率、经营性现金流的要求都是一样的。”中国工商银行公司业务一部社会事业处处长宫鉴表示。
在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的对接过程尤其是信贷业务中,横挡在金融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前面的两条“堤坝”一直困惑着信贷双方。“一个是评估,一个是担保。这两者互为因果关系,评估应该是前置,是金融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必要前提。现在这种困局是我们的财务会计制度造成的,大量文化类企业的无形资产评估存在很大困难。这个前提短期内不可能有大的改变,也就一直制约着文化企业的信贷等各种融资方式。”北京产权交易所业务总监张大为说。
对于文化企业信贷难等一系列融资问题,不管是文化企业还是银行,都将目光习惯性地投向政府,期待政府出面解决,这也造成了部分文化企业在心理上对于政府财政支持的过度预期和依赖。“但对于文化产业,我们的原则是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但首先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对于文化产业、文化企业,因为发展滞后,政府可以扶上马,送一程。支持工作要以小见大,四两拨千斤。财政支持要发挥杠杆作用、撬动作用,这也是一个准确的切入点。”中央文资办常务副主任王家新强调。
王家新说:“文化产业毕竟是后发产业,金融机构应该增加吸引力,先舍后得,先予后取。我们说文化产业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文化是缓发展,银行在贷款条件方面应给予差别化的政策。而在文化产业信贷业务分类方面,各家银行服务文化产业也没有细分、没有细化。国家统计局已推出了新的文化产业分类,各银行也有约定俗成的投资方向和业务领域,因此,在文化领域也应该有所取舍、有所细分。比如走出去的业务,应该是进出口银行,比如如何缩小东西部城乡差距,农行应该有更多的担当。对于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制造业的提升等,政府要有这方面的相应政策补助,在银行领域也要有一个细分化的投资策略,这方面也需要文化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加强对细分市场的研究。”
保费补贴需完善整体环境
自2011年1月,文化部与保监会共同启动保险支持文化产业试点工作以来,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文化部文化产业司与3家试点保险机构共同确认的文化产业保险重点项目111个,涉及企业76家,保费金额5349.26万元,实现文化产业风险覆盖531.94亿元。
根据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人保财险”)的客户访谈和调研发现,大部分文化主体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和稳健的经营理念,对文化产业保险没有认同感,对保险服务的接受度有待提高。“一方面,有支付能力的文化企业对于可能发生的灾害总是抱有侥幸心理,不愿意支付有限的保费进行风险转移,因此保险补贴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对于大多数处于成长初期的文化企业来说,经营尚难维系,企业风险管理的保险解决途径更无从谈起。由于企业总体保险需求不足,投保动力不强,保险支付能力不够,迫切需要政府加强宣导提高文化产业对保险的认可程度。”人保财险产品开发部副总经理杨鹂说。
其他行业的经验已经证明,保费补贴是保险很好的辅助工具,可以鼓励经营者进行商业保险来转嫁其风险。“在文化产业保险工作中也是一样,这一点可以借鉴科技行业的经验。在科技保险试点工作实施的补贴中,北京市曾补贴高达70%,极大地激发了科技企业的投保积极性和热情。文化保险和科技保险在有些方面比较像,比如科技企业也有很多规模以下的,也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杨鹂说。
据了解,2011年中央财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首次落实保险费用补助,虽然仅支持了天创演艺境外定点演出1个项目保险费35万元,但其行业示范意义特殊,对文化企业和保险机构的引导带动作用明显。在2012年财政部新修订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保费补贴是资金支持方式之一,明确要“对符合支持条件的申报单位通过保险公司实施重点发展项目所实际发生的保费给予补贴”。
“但是由于补贴政策、补贴标准、补贴流程尚不确定,导致转制补贴和银行贷款贴息补贴等资金在一定范围内挤占了保险费补贴资金,致使文化企业的投保意愿和保险需求无法调动,文化产业保险市场开拓较为艰难。从地方上看,虽然有些省市政府下发文件提出要给予文化产业保险一定的保费补贴,但是由于中央指导性文件尚未推出,导致地方财政支持政策推动进程缓慢,业务推动难度加大。”杨鹂表示,“建议文化部主导定期沟通和会商机制,搭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服务平台。以政府主管部门搭建的投融资金融服务平台为依托,建立银行、保险、投资之间的客户共享机制和业务对接机制,探索在客户风险分级基础上,研究实现保险保障与银行授信、直接融资之间的对接互动关系。”
发行文化债券首先应过信息披露关
今年3月,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正式启动文化企业债券融资试点工作,试点工作首先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深圳等文化产业和金融基础较好,财政配套措施完善的重点地区开展,并拟逐步在全国范围推广。据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统计,截至今年7月10日,已注册发行债券的文化企业达23家,总发行金额557.5亿元,平均发行利率为5.19%,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15.61%。通过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发行的私募公司债券,也已被纳入债券试点范畴。“同时,协会还通过会费的减免,注册了绿色通道,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比如我们先后推动了北京市石景山文化产业发展4800万元集合票据,支持西安发行2.2亿元集合票据,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了新的渠道。”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秘书长冯光华说。
“银行间市场的发展主体是非金融企业,一般要求是具有现代治理结构的企业,但现在很多文化产业基本上都是事业单位,这方面和市场化的债券融资要求还有差距。此外,文化企业市场运作水平比较低,企业管理仍需健全,建议主管部门针对这类企业文化,给予债券发行机构一定的贴息支持。”冯光华说。
中信建投证券董事总经理徐炯炜也表示:“文化企业做债券的过程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多数文化企业都是轻资产公司,没有抵押担保物。当他们没有抵押物、没有担保物,没法发债的时候,就需要外界的担保公司,但是担保公司每年都有很高的担保费,如果这块财政能够给予一定支持的话,我相信对文化企业债券市场的繁荣是有很大帮助的。”
“关于文化企业发债风险分担的机制,区域集优债券的模式是可以参考的角度,大家都在谈风险补偿机制和基金的设立问题,都说由政府出钱做这个事情,但是怎么把这个钱落实?什么时候落实?区域绩优债券是我们在这方面已经进行的尝试之一。简单地说就是政府付一部分钱,比如拿出2亿元,它等于一个杠杆,通过1∶10的比例,政府推介遴选一些优质的或者它认为比较合适的小微文化企业,把它们集合起来,这样一共可以发债达到20亿元,这种资金模式也起到了风险控制的作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市场创新部主任程冬旭说。
“一些文化企业认为自己有很多子资产,在文化企业里很厉害,是超3A级别的,但其实他们和中石油、钢铁企业等是没法比的。评级机构需要建立针对文化企业自身的评级体系,包括事业单位评级体系,在文化产业没有彻底发展起来之前,能够相对从中选优,选出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的。”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市场创新部主任程冬旭表示,“不过其实在债券市场上并没有一个特别的标准,不是说必须一定要达到什么样的级别,但是它的信息披露决定了到底有没有企业、有没有投资人愿意购买文化企业发行的债券。”
中国进出口银行
数据:截至今年8月底,中国进出口银行共支持文化项目85个,合同金额377亿元,贷款余额253亿元,涵盖了文化创意、文化传播渠道、文化资源整合、文化产业基地、新兴文化业态、对外文化贸易及主题公园等领域。
服务:结合中国进出口银行重点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业务特点,该行陆续开发了文化产品和服务(含动漫)出口信贷、旅游文化国际化贷款、影视文化国际化贷款等创新产品。
中国工商银行
数据:仅2010年、2011年两年,中国工商银行就累计向3000余家文化企业发放1200亿元贷款。今年一季,工商银行对文化产业的贷款余额已达到近720亿元,贷款增量是上年同期增量的2.5倍。工商银行还将中小文化企业作为重点支持的对象,目前中小文化企业客户数量达3500多户,占到该行全部文化产业客户的近97%,贷款余额占到全部文化产业贷款余额的74.17%。
服务:针对“轻资产”特征明显的影视制作企业推出了“影视通”电视台项下应收账款保理业务;针对艺术品收藏、流通企业推出了艺术品质押贷款模式;针对门票及各项收入现金流稳定的文化旅游景区推出了“特定收费权支持融资”模式;针对动漫等创意类企业推出了“文化担保公司担保”“直投”模式等。
国家开发银行
数据:文化产业贷款余额从2010年6月的600亿元,增长到了今年6月的1344亿元,余额翻了一番。与河南省、上海市、安徽省、青海省、甘肃省、湖南省、四川省等签订文化产业合作备忘录,意向合作额度达1400亿元。
服务:与上海东方传媒共同发起我国第一只文化领域产业基金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规模50亿元,目前正运作上海“东方梦工厂”项目。“债贷交互,双轮驱动”,目前已先后为广东中旅、重庆文资等承销各类债券10余只,筹资超过50亿元。其中西安文化与科技集合票据是全国首单文化类中小企业集合票据。
中国农业银行
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投放于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贷款余额为545.21亿元,比2011年增加61.21亿元,增幅为12.65%。以一级国标行业分类口径统计,截至6月30日,农业银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贷款余额共计86.40亿元,比2011年末增加12.16亿元。
服务:对于影视动漫类客户,农业银行推出了“影视贷”特色产品,创新担保方式,通过版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个人连带责任担保等方式为其提供融资。对于广电网络类客户、景区及园区类客户,农业银行通过“经营性固定资产贷款”,以门票收入、租金收入、运营收入或其他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作为还款来源,为客户提供融资。
中国银行
数据:中国银行目前在文化产业的授信余额约为800亿元,贷款余额约为320亿元,近年来年均增长速度约为20%,超过平均贷款增速,贷款占全部对公贷款1%,比例逐年上升;文化产业贷款客户数约4000家,客户数年均增长24%。在客户结构方面,大、中、小型客户占比约为44%、33%和23%。中小型客户占比超过一般授信行业。
服务:先后推出了针对影视剧制作行业中小企业客户的融资产品“影视通宝”,针对文化艺术收藏和拍卖行业个人客户推出的“西泠通宝”,针对有线电视行业客户的“收视费权益类支持贷款”。
中国建设银行
数据:2010年底贷款额170亿元。积极扶持行业龙头客户,如深圳分行从2009年开始扶持文化行业的一些大项目,2010年5月深圳分行与深圳文化产业交易所达成300亿元协议。
服务:2009年,中国建设银行成立了建银国际文化产业投资主权基金,这是国内第一只由商业银行机构组建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2010年底共募集资金超过20亿元。2010年8月,中国建设银行推出了文化悦民金融服务品牌。
北京银行
数据:截至今年7月末,已累计审批通过文化企业贷款400余亿元、2300余笔,在北京地区市场份额排名保持第一。
服务:2007年推出了“创意贷”,通过对不同行业的研究,比如在设计拥有未来版权、商标权、其他知识产权质押方面推出了“质权贷”知识产权创意贷款等,为原创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2010年成功成交北京市首单文化题材的4800万元文化集合票据。今年8月,为扬州影视集团主承销了江苏省首支中小文化企业集合票据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