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政策趋势 > 把文化央企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把文化央企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财政部日前发布了《关于做好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今后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三大支出重点:支持中央文化企业兼并重组,对于企业为取得被兼并企业的直接支出采取资本性支出方式支持;推进文化科技和内容创新,对于项目建设、产品生产采取资本性支出方式支持,对于技术研发,采取费用性支出方式支持;推动文化“走出去”,对于企业对外投资、项目建设采取资本性支出方式支持。

       “资本预算重点支持兼并重组,这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历史背景下体现出重要意义。”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魏鹏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之前我们国家文化领域的条块分割非常厉害,这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所以我们必须要进行文化体制改革,通过资本运作方式来实现跨越条块的兼并重组,这本身就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题中之意,同时也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文化模式。

       “文化央企拥有优质的品牌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应把这些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做强做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何水法对本报记者表示。

兼并重组有助于提升整体的文化生产力根据通知,资本预算支出将主要支持中央文化企业作为兼并主体,通过出资购买、控股等方式取得被兼并企业所有权、控股权,或通过合并成立新企业。

       同时,鼓励拥有多家出版社的部门(单位),结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整合出版资源组建出版集团公司;鼓励业务相近、资源相通的出版社,按照优势互补、自愿组合的原则,组建出版集团公司。

       魏鹏举认为,一方面,我国在文化发展领域采取的是计划体制下的事业模式,地方层面上也是块块分割,基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这种历史背景,兼并重组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从提高文化生产力的角度来看,我们目前这样一种条块分割的状况,使得文化类的企业,即便是国有文化企业大多数也是从事着比较单一的业务,并没有形成真正的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经济效益、竞争力等方面都很难真正做好。

       因此在魏鹏举看来,通过资本的力量实现兼并重组,可以使国内的文化企业越来越向规模化的方向发展,有效提升企业的活力和整体的文化生产力。

       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曾在今年2月份召开的2011年度中央文化企业负责人述职会上表示,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推进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和上市融资,加快资源集聚,推动产业升级。

        “必须尽快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转变这种政企不分的管理模式,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魏鹏举认为,从兼并重组实现的可行性来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跨领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让市场的力量、让资本的力量在其中发挥关键性作用。“而如果解决不了政企不分这些传统的文化企业的管理问题,它一定会扭曲市场、扭曲资本的兼并重组。”据悉,财政部于今年1月下发《关于扩大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有关事项的通知》,从2012年起,将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中央文化企业纳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并明确国有独资企业的上缴利润比例为税后净利润的5%。

        对文化科技和内容创新的扶持仍需发力《通知》显示,资本预算支出还将重点支持中央文化企业进行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数字出版、网络传播平台、移动多媒体等项目建设,进行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前景的文化原创产品生产,以及进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利于推动本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或升级的关键技术研发。

       “对文化内容创造的支持,这是整个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根本。”魏鹏举认为,如何通过合理的财政投入,通过有效的税收政策来真正繁荣文化内容创造等问题都值得探索。同时,对文化科技创新的扶持目前也还不足,需要发力。

        魏鹏举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原创性文化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扶持的广度与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对于内容创意、科技研发的投资。

       何水法则认为,从文化内容产业的现状来看,许多文化企业因资金实力不足等原因,难以保证内容产业的质量提升,也就难打造出有影响力的内容产品。“同时,传统的文化产业需要转型和规范发展,缺乏企业化运作。例如画廊的经营,也是缺乏经纪服务与价值提升的经营成果。”另外,资本预算支出将支持具有竞争优势、品牌优势和经营管理能力的中央文化企业与国外有实力的文化机构进行项目合作,建设文化产品国际营销网络,对外投资兴办文化企业。

       “从我们文化‘走出去’,文化的国际竞争力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没有强大的国内文化发展能力和活力的话,那么在国际上也很难有真正的竞争力。”魏鹏举表示,现在来看,我们现在受到国际上的文化挑战,大多数其实是来自于国外一些文化航母级的企业对我们的冲击,比如新闻集团、时代华纳,所以如果我们无法形成这样航母级的文化企业,很难应对国际上的这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