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政策趋势 > 泛北部湾文化合作思考之一:文化合作是深化泛北合作的内在力量
泛北部湾文化合作思考之一:文化合作是深化泛北合作的内在力量

来源:广西日报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持续发展,需要依托一个稳定的发展系统,而文化所具有的稳定器和润滑剂的功能,是实现区域经济共同繁荣的内在动力。

      有识之士认为,泛北部湾经济区也应该是一个区域性国际文化合作区,需要区域文化的相互认同与柔性支撑。推进泛北部湾区域文化合作,将有助于该区域以经济为基础、以文化为纽带,经济与文化良性互动,获得合作共赢和持续发展。笔者认为,推进泛北部湾区域文化合作,将会呈现如下4个有利于——有利于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塑造泛北部湾和平发展的整体形象。文化交流合作是泛北部湾各国友好往来的重要渠道之一,从睦邻外交、经贸活动延伸到文化层面,既丰富了泛北部湾区域合作的层次,又通过以文化为核心内容的信息传播,树立了国家良好形象,增强国家软实力。“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是中国的周边外交方针,是建设和谐世界的组成部分。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也是中国的国家周边战略的重要内容。对外文化传播是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力量和主要途径。开展泛北部湾各国相互的文化交往,可以传递各国自身的文化价值,展示友好合作的意愿,促进各国及地区之间的文化的“和谐”发展,已从相互消除疑虑、开展对话,增进相互信任,到最终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建立彼此的友好理解和政治互信,打造了泛北部湾国际性区域的和谐相处的整体形象,推动了区域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

      有利于增进文化认同,凝聚泛北部湾各国平等互利的共识。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平衡互利,符合各方的共同利益。但区域内存在诸多不利因素: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竞争往往大于合作;外来政治军事势力的介入,造成局部不稳定;一些国家内部政治、民族矛盾激化,影响对外合作;部分国家之间存在的领土领海争端;宗教及民族观念的碰撞与冲突。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泛北部湾合作的深化发展。

      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从在经济、政治和外交等方面共同协商,从发展战略高度和相互间的责任方面来协调利益关系;另一方面,从深层结构角度而言,还有赖于区域间的文化良性互动。需要加强不同民族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发挥文化作为社会系统中具有融合和整合的功用,增进文化的相互认同,营造出相互沟通、理解与尊重的良好国际文化氛围,达成“平等公正、互利共赢”的文化共识,增强民族国家间的信任与合作,形成了较大的凝聚力,才能真正实现区域系统的整合、融合及协调发展。

      泛北部湾区域国家间的文化合作历史悠久,其中部分国家或民族在文化上与中国文化同源或相近,在长期的文化交流过程中,深受中国文化的辐射和影响,为双边多边的文化合作奠定了基础,有助于促进文化间的双向互动。随着泛北部湾合作的深化,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泛北部湾文化的交流合作,借助文化的辐射力和渗透力,提高泛北部湾合作的凝聚力,推动泛北部湾多领域的深度合作与发展。

      有利于发挥文化规范功能,推进泛北部湾的互信与协调发展。在泛北部湾合作中,也要发挥文化在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中的规范作用。文化规范功能在国家对外公共决策过程中,总是要受到文化价值观的制约,表现为道义与利益及其关系。一方面要遵从国际关系中的国际道义和国际公认的规则,另一方面,对外政策只有符合或不悖于国家文化价值观才会被社会民众所接受。所以只能从中寻找平衡,在具有和平、主权、平等、公正、合作、互利以及民主、自由、人权、人道主义等理念中,产生出适应于动态平衡状态的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

      一个成功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需要一定共同文化价值观的认同来支持。当前,泛北部湾区域各国在经济发展、国际政治、国家政治、领土领海以及民族宗教等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问题,都需要文化规范的参与解决。泛北部湾区域合作中,为了共同的利益,都需要建立“和平发展、合作互利”的文化理念,作为区域合作的文化规范,增进理解宽容,约束自己,规范行为,尊重多元文化,尊重法理精神和历史依据,尊重文化主权和知识产权,遵守国际惯例,遵守区域合作规则,使维护区域和平发展的意识成为一种自觉,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因此,从中国与泛北部湾各国的历史和文化出发,开展深入的文化交流合作,加深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建立一种共同认同的文化价值观,成为泛北部湾区域合作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有利于以文化经济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推动泛北部湾经济的发展。在全球化时代,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包括文化竞争力,文化转到前台,逐渐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参与对外合作的核心因素,成为一国建立和实现对外经济联系的重要平台。“经济合作,文化先行”正成为一种合作模式。泛北部湾合作也正走向以文化交流合作作为推动经济贸易及文化贸易的主要渠道和手段,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及各国之间的文化贸易,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由于泛北部湾区域国家以及其他东盟国家在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的占有和特色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文化形态丰富,能够满足不同国家民族民众对异域文化的新奇感和审美追求,能实现文化的娱乐性、休闲性的精神满足,具有文化交流及文化产业合作的基础。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在现代条件下开展文化交流及文化产业合作,成为区域内国际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凭借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等平台,在多区域的合作中,挖掘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推动泛北部湾区域国家双边多边的旅游产业、影视产业、演出娱乐业、音像出版业、文学艺术产业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发展文化产业和国际文化贸易,将有着巨大的合作空间和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