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政策趋势 > 2012年南部各省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大PK
2012年南部各省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大PK

来源:中国经济网

      【江苏】

      以文化建设工程为抓手实现两个率先

      以实施文化建设工程为抓手加快文化强省建设。实现“两个率先”,物质是基础,精神是导向,文化是灵魂。要切实履行政府文化建设的责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提升先进文化引领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三创三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更好地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事业,扶持文化创作生产,更多地出精品出人才。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重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

      提升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水平。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实施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工程,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公共文化活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和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添动力。

      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加强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支持重点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推进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金融深度融合,提高文化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份额,努力使文化产业成为江苏的支柱产业。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扩大文化对外交流,不断提升江苏文化影响力。   【详细】

      【浙江】

      文化产业引擎已全力启动大力推进“122”工程

      “十一五”以来,浙江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高出同期现价GDP增速3.4个百分点,新闻出版、影视服务、文化旅游、文化会展和文化产品制造等产业逐步确立了在全国的优势地位。  【详细】

      今年浙江省“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浙江将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十大计划”,其中包括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按照这一计划,到2015年,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力争比2011年翻一番,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

      浙江省将加快构建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推进文化产业“122”工程,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其中,“122”工程指的是浙江将着力培训100家重点文化企业、20个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助推20家文化企业上市。

      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是中外闻名“钱塘潮”的观潮胜地,也是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的故里。“海宁中国武侠(影视)文化产业基地”的建设正如火如荼。这一基地依托盐官古城,总规模占地约2千亩,初步规划建设影视拍摄基地、中国武侠(金庸)博物馆、武侠文化主题度假酒店、影视文化名人名企工作室等若干主题板块。

      记者从盐官景区管委会获悉,短短2个多月,已经有37家影视文化传媒公司注册登记,落户盐官,总注册资本达1.14亿元。春节刚过,又有不少影视公司前来咨询注册。这个乾隆皇帝4次造访过的江南古镇,正因新兴的影视文化产业焕发生机。  【详细】

      【湖北】

      推动文化产业升级,拓展文化产业空间

      新年伊始,长江传媒成功借壳上市,成为湖北文化产业的“第一股”,这也标志着湖北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迈入新阶段。

      今年湖北省“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演艺娱乐、印刷复制、会展博览、动漫游戏、杂技、广告等文化产业,重点支持省广电网络、知音传媒等条件成熟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引导其利用现代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做优。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促进文化与经济、旅游、科技、教育等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升级,拓展文化产业空间。

      “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将做大做强一批国有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大力扶持一批民营文化企业,引进一批文化战略投资者,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孵化园区,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省文化企业达2.5万家,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文化企业达到50家,资产和销售收入过百亿的文化企业达到6-8家,培育1000家规模以上的文化企业。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2015年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以上。

      据悉,继长江传媒成功上市后,知音传媒、广电网络等文化企业集团正在创造条件谋求上市。  【详细】

      150家文化企业抱团发力共建文化襄阳

      【湖南】

      “五个结合助推文化强省

      贯彻省委二次全会精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要注重以下“五个结合”:

      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与弘扬湖湘文化精华的结合。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就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蕴含在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精神力量渗透、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渗透、贯穿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让人们能够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体验到,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弘扬湖湘文化精华,就是要加强湖南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积极倡导“实事求是、经世致用、兼容并蓄、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精髓,把湖湘文化的文渊挖掘透、文脉梳理清、文气接续好,实现湖湘文化的现代改造和提升,使湖湘文化精华成为新时代鼓舞三湘儿女前进的精神力量。要坚持用先进文化引领湖湘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湖湘文化健康发展;用湖湘文化的快速发展夯实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构建湖南人民共有精神家园。

      坚持文化建设的高品位高追求与推动大众文化繁荣发展的结合。坚持文化建设的高品位高追求,就是着眼提高民族素质,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弘扬时代主旋律,为人民群众提供高品质的精神食粮。推动大众文化繁荣发展,就是着眼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积极创造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品牌、文化样式、文化业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提升人民文化需求与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有机统一,自觉把文化建设的高品位高追求贯穿到大众文化繁荣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用大众文化的普及来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思想价值观念。

      树立国际视野与发挥湖南优势的结合。树立国际视野,就是要以开放的心态、开阔的眼界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利用现代的理念、先进的经验谋划和推动我省文化建设,使我省文化改革发展更好地适应当代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挥湖南优势,就是要整合我省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我省传统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文化资源的富矿,努力把文化资源的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的优势,转化为经济竞争的优势。要坚持用国际文化发展潮流来引领和推动湖南文化发展,用发挥湖南文化资源优势来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使湖南文化呈现出国际风格明显、湖湘文化底蕴浓郁的鲜明特色。

      深化文化改革与推进文化创新的结合。深化文化改革,就是要破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开辟道路。推进文化创新,就是要按照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的要求,积极推动思想观念、文化内容、方式途径、传播手段和文化业态的全面创新。要坚持以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推动文化改革,用弘扬创新文化为深化文化改革营造良好氛围。

      发挥文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与转变文化自身发展方式的结合。发挥文化在转方式中的重要作用,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成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转变文化自身发展方式,就是要调整和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文化主体,提高文化发展质量,增强文化发展的竞争力。要坚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的作用,要用转变文化自身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详细】

      【四川】

      百亿惠民工程给力十二五开局

      特色优势产业方面尤其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推动,针对“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产业布局调整,蒋巨峰说,要深入实施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1525工程”,着力打造8个销售收入超千亿元园区(基地)。深入推进“两个带动”工程,构建龙头带动、专业化运作、“精特新配”中小企业协作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50个主营收入超百亿元企业,扶持发展小微企业。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出版发行、演艺娱乐、文化创意等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和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建设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特别是深入实施“新五大旅游行动”和“三年提升计划”,加快建设旅游标准化示范省,全省旅游总收入力争达到2100亿元。【详细】

      【贵州】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打造多彩贵州文化品牌

      加快发展面向生产、面向民生的服务业。以旅游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加强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建设,积极发展乡村、工业、休闲度假等旅游,培育一批重要旅游航线,加大客源市场开拓力度。推进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大力发展金融业、现代物流、研发设计、动漫创意、软件产业、服务外包等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优化城市综合超市、购物中心、批发市场等商业网点结构和布局,引导住宿和餐饮业健康规范发展,积极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推进产业园区健康快速发展。积极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努力培育一批百亿元级、千亿元级产业园区。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保障园区用水和用电需求,加快园区道路系统与高速公路和铁路有效衔接。实现园区污水零排放和废弃物集中统一处理。提高园区容积率和单位土地投资强度。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业主开发、政企共建、项目先行等有效运行模式,创新园区管理体制。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推动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价值取向,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积极支持文艺精品创作,加大民族民间工艺等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省公共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全部免费开放。建成一批乡镇公共电子阅览室、农民文化家园、农家书屋和乡村少年宫,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实施文化产业计划,培育文化产业市场主体,打造“多彩贵州”等文化品牌,办好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交易博览会。  【详细】

      【云南】

      加快民族文化强省建设加大三馆”“两馆建设

      今年,云南将全力加快民族文化强省建设。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高原情怀,提倡大山精神,构建新时期云南各族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加强公民和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筑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突出文化惠民,继续推进标志性文化项目,加大州市“三馆”、县“两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文化室建设力度,建设一批农民文化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和文化惠民示范村。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重大现实问题研究。鼓励创作生产更多优秀文化精品。加强文化遗产和重点文物保护。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工程,重点支持县、乡、村建设体育设施,提高各族人民身体素质。因地制宜发展高原特色体育事业,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壮大国有骨干文化企业,鼓励社会力量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文化产业强市强州、特色文化产业县乡。推动文化“走出去”,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大力发展文化贸易。加强孔子学院建设。办好“七彩云南东南亚南亚行”等系列文化交流活动。  【详细】

      【广西】

      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强区

      以提升文化竞争力影响力为重点,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应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一是全力打造特色文化产业。深入挖掘、整理一批体现广西文化符号和文化元素的景点和项目,加强民族题材、历史题材、生态题材创作,推出一批反映时代特点、彰显广西气派的文化艺术精品和知名品牌。二是大力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积极推进文化科技创新,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数字出版、数字娱乐、网络电视、手机电视、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实现产业升级换代。三是不断提高文化消费水平。加快培育和扩大城乡文化消费市场,拓展文化消费领域。通过举办艺术节、文化周、文化月、读书节等,大力推进惠民性文化消费活动。

      实施精品引领战略。首先,大力扶持、推动纯粹艺术的发展。加强对文学、戏剧、美术等艺术领域的引导力度,深入挖掘广西丰厚的文化底蕴,深深植根当代广西人民的生动实践和伟大创造,努力创作弘扬优秀传统、反映现实生活、讴歌时代精神、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其次,加强文化产品自主开发力度。培育发展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原创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文化企业。注重把优秀传统文化样式与时尚元素结合起来,运用高新技术丰富表现手段、拓展传播渠道,精心进行策划、包装、推介。建立文化创意孵化平台,推进广西特色文化品牌建设。

      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发挥广西作为中国—东盟桥头堡的地缘优势,积极搭建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引导文化企业通过各种项目建设主动参与国际竞争。近年来,广西的文化交流取得了初步成果,山水实景演出品牌“印象·刘三姐”的运作模式成功输往东盟国家;成功举办五届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北部湾之声广播、广西电视台国际频道顺利开播,覆盖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以及泰国东南部地区,扩大了广西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下一步,应在扩大与东盟国家合作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贸易合作,推动广西文化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走向世界。  【详细】

      广西桂林融入多区域合作2011旅游收入突破200亿

      【江西】

      推进创意陶瓷动漫等文化产业集群发展

      江西昂首迈进"万亿元俱乐部",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11583.8亿元,增长12.5%。

      在旅游产业方面,2012年江西将着力打响"江西风景独好"形象品牌,努力建设红色旅游强省、生态旅游名省、旅游产业大省。提升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功能。重点推进旅游项目建设:上饶市旅游集散中心、明月山旅游基础设施二期、景德镇研究民俗博览区等。大力支持景德镇、婺源等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大力支持井冈山、鄱阳湖、黄岗山等申报世界遗产。推进中央苏区红色旅游整体开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温泉度假旅游。  【详细】

      江西省副省长孙刚强调,要充分认识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切实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要积极推进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深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要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要扎实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着力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树立市场观念,创新文化业态,发展产业项目。推动文化产业逐步成为江西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全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加大合理利用力度,全面提高博物馆服务水平,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加大文化遗产保护投入,构筑全省人民共有精神家园。要切实加强对文化文物工作的领导,强化责任意识,加强统筹协调,建立经费保障机制,提高文化队伍素质,努力形成建设文化大省、文物强省的强大合力。  【详细】

      【福建】

      全面落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八大工程

      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推动福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正确导向,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着力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使全体人民成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发展成果的享有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先行先试,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勇于破除体制机制性障碍,加快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不断推出文化创新成果;必须坚持彰显特色,注重福建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赋予传统文化更加鲜明的区域特色和时代特征,发挥好传统文化在推动对台和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正确处理文化领域各方面的重要关系,统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区域文化发展,统筹文化改革发展和管理,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

      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和文化精品工程深入实施,形成若干个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理论品牌;各文化艺术门类在国家级重点奖项评比中位居前列,培育形成一批全国知名的文化团队,力争各艺术门类每年打造1-2部(件)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在全国引起较大影响的精品力作,文化原创力不断提升。

      建成比较完备的省、市、县(区)、乡(镇)、行政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县有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数字电影院、剧院,乡镇有综合文化站,社区有文化活动中心,村有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的目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切实加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总量与类别位居全国前列。

      推进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图书报刊、演艺娱乐、影视剧、动漫游戏、工艺品等产品市场,加快培育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文化要素市场。加强和规范各类文化产权交易所建设,继续办好海峡两岸文博会、图交会、版博会、印博会、艺博会、茶博会等文化产业交易平台。积极探索建立无形资产评估、托管和质押机制,提升省级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引导孵化功能。加强行业协会建设管理,积极发展版权代理、知识产权评估、演艺经纪等文化中介行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流通产业,打造文化产品连锁经营网络。扩大休闲旅游、演艺娱乐、体育健身等文化服务性消费,探索建立面向终端消费者的文化消费补贴机制。重点打造福州三坊七巷、厦门鼓浪屿、武夷山“双世遗”、福建土楼、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等海峡文化旅游品牌,推动全省5A级旅游景区打造特色文化演出精品,促进文化演艺、休闲娱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深度融合,积极培育新的文化旅游消费热点。  【详细】

      【广东】

      推进城镇一体化发展休闲旅游业

      广东省政府网站分别印发了粤西、粤东、粤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记者发现,三个地区的GDP年均增长幅度预期值均超过或达到10%,经济增长速度超全省年均增长8%以上的目标水平。具体到各地区,粤西、粤东、粤北的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分别设立了12.5%以上、13%以上和10%的目标。

      粤北将积极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建设全省生态休闲旅游基地。韶关建成以“大丹霞、大南华、大南岭”为重点的世界级旅游胜地;河源建成以万绿湖、恐龙遗迹、红色史迹为重点的生态文化旅游区;梅州建成以叶帅故居、雁南飞、围龙屋为重点的客家文化生态旅游区;清远打造以温泉漂流、民族风情为重点的旅游休闲地;云浮建成以禅宗六祖文化、南江文化、石艺文化、温泉为重点的文化旅游休闲地。   【详细】

      深圳迈向国际文化产业先锋城市每年5亿专项资金

      2012年,深圳文化产业发展“势不可挡”。记者从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最新发布的2012年深圳文化产业工作重点中了解到,深圳市、区文产部门将加大力度,重点实现四个“新突破”:一是在做强做优上实现新突破,二是在产业集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三是在培育创新业态上实现新突破,四是在融资引导上实现新突破。

      5月举行的第八届文博会,是2012年深圳文化产业领域的“重头戏”。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据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副局长陈新亮介绍,本届文博会以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展会为目标,将在突出主题亮点、提升内容档次、强化交易功能、优化展馆布置和丰富配套活动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总成交额力争达到1400亿元,文化产品出口交易额135亿元。

      5亿元专项资金,将发挥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引导、孵化和催化作用。备受瞩目的《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1-2015)》及配套政策,将在今年全面推进实施,着力提升深圳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实力。此外,市和各区文产部门将出台政策实施细则,制定专项资金申报指南,充实评审专家库,完善网上申报系统,规范专项资金申报审核。做好“年度10家优秀新型业态文化创意企业”、“深圳市文化出口企业10强”的评选和发布工作,联合发布“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百强企业”。   【详细】

      深圳:构建普惠型全覆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海南】

      文化是旅游之魂建设国际旅游岛迫切需要文化助力

      “《实施意见》的出台,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结合海南实际针对文化发展所作出的重要部署。”《实施意见》起草小组有关负责人说。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当某一国家或地区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时,人们在文化方面的消费支出将会迅速增加。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700美元,居民生活正从小康向宽裕消费方向转型,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明显快速增长。

      在此大背景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着眼群众文化消费需求,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作出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

      该负责人认为,全会作出的重大决定,必将进一步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科学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海南,应该紧紧抓住和用好这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乘势而上,加速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详细】

      2012年拨4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文化产业

      海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松林介绍,要充分发挥海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在2011年安排2000万元基础上,2012年增加到4000万元,至2015年每年递增不低于1000万元。专项资金采取贴息、补助、奖励等方式,用于引导扶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扶持重点转制文化企业发展等。

      海南省《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对从事数字广播影视、网络传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文化创意等文化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文化企业或高新技术项目,3年内以其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的地方留成数额为测算依据,核定并安排奖励资金,专项用于支持企业发展。【详细】

      2011海南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4年平均增长超22.8%

      【西藏】

      打造西藏文化品牌加强非遗和文物保护建设

      加快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54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5个县级民间艺术团排练演出场所,建设共享工程地市支中心,组建一批县民间艺术团,加大广播电视户户通、寺寺通工程和“西新工程”实施力度,实现农家书屋、寺庙书屋全覆盖。深入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免费开放公共图书馆、群艺馆、县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创新工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建设,开展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申报,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申报、保护与利用,推进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群众体育设施建设。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和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创新文化发展模式。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打造西藏文化品牌。巩固提升传统媒体,大力发展新兴媒体。坚持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完善落实扶持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文化旅游、影视制作、演艺娱乐、出版发行、民族手工艺、高原极限运动等特色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引进战略投资者,形成多元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培育文化骨干企业和集团。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将具有西藏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推向国内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