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政策趋势 > 2012年北部各省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大PK
2012年北部各省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大PK

 来源:中国经济网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面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工作。进入2012年,各地分别召开文化、文物局长会议,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部署新一年文化改革发展工作。近期,在各地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对文化产业的关注度同样空前提高,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亮点。

      【河北】

      把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大力拓展服务业发展领域。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加快发展旅游业。重点围绕红色旅游、历史文化旅游、自然风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建设好环首都休闲旅游产业带和沿渤海度假旅游产业带,支持环省会、太行山沿线等冀中南旅游业发展,打造一批精品线路,组建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旅游集团,深入推进承德国际旅游城建设,抓好秦皇岛国家级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力争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超过2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500亿元。通过出特色、创精品、强服务,提升河北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努力把河北打造成全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把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战略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投入。加快建设省市标志性文化设施,推进县乡村图书馆、文化馆(站)、活动室、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建设,搞好农村直播卫星公共服务。高水平、高质量地实施好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修复工程,启动一批重大文物保护项目的修复,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支持文化精品创作,打造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做强出版印刷、影视传媒、演艺娱乐等重点产业,培育动漫游戏、数字出版、创意设计、网络文化等新兴业态。  【详细】

      【山西】

      2012抓重大项目规划树文化强省标杆

      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胡苏平表示,山西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如何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是山西省委省政府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山西把改革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创造了“四轮驱动”改革的宝贵经验,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山西省第十次党代会和文化强省建设大会对推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系统性的规划部署,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6%以上的目标要求,届时,文化产业将成为山西的支柱产业,成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新兴力量。山西的思路和途径,可以概括为“五个发展”:

      一是五大产业区统筹发展。

      二是五大战略引领发展。山西要按照做大在文化、拓展在旅游的思路深入实施五大战略,特别是要努力探索和创新文化产业与旅游水乳交融、与科技高端嫁接的体制机制,在与旅游、科技的深度融合中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三是五个一工程联动发展。2009年,山西开始实施“一策一业一品一节一剧”的五个一工程,即每个市县出台一个好政策、做强一个好产业、生产一个好产品、办精一个好会展、打造一部好剧目。

      四是十大集团带动发展。

      五是五个新进展对标发展。2010年5月,省长王君同志提出了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精品创作、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上有新进展的要求。这五个新进展对山西文化改革发展提出了全方位的总体性目标要求,成为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动力和引力。近年来,山西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增加值以25%以上的速度递增,2010年已占到全省GDP总量的3.12%,超过全国2.75%的平均水平。山西要继续按照五个新进展的要求,对标先进,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力争使山西省文化产业向一流目标迈进。   【详细】

      在新的一年里,山西文化促进会将全力推动“大晋中”核心区规划项目的落实。省委、省政府把2012年确定为“项目落地年”。文促会将顺势启动新的重大项目规划,总结《“大晋中”文化旅游核心区规划》的成功经验,加紧运城关公文化、晋北北魏王朝等重点文化旅游项目的策划和规划,推动形成中部凸起、南北共进的格局,树立文化强省的标杆。  【详细】

      【山东】

      推进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开启了我国文化建设的新阶段。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表示,山东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也是文化资源大省。贯彻好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要紧密联系山东实际,着眼文化发展前沿,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加快推进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努力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详细】

      【陕西】

      以建设文化强省八大工程为抓手

      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陕西省的文化资源优势,以建设文化强省“八大工程”为抓手,进一步加大对文化的投入,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着力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重点支持陕西文化产业投资集团、陕西广电网络产业集团和西部电影集团等企业做大做强。发挥关中民俗博物院、大唐西市的示范效应,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加快曲江新区、西咸文教园区、西安文艺路演艺基地、西安国家印刷包装产业基地和数字出版基地建设,促进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积极发展音像、动漫、游戏等产品的综合交易平台,规范文化资产和艺术品交易,健全文化市场体系。  【详细】

      西安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大力发展西安特色、西安风格、西安气魄的城市文化,让城市更有文化、文化更有价值。

      一是大力彰显具有鲜明特色的西安文化。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分用好文化资源丰富这一独特优势,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在促进中华文化传承、中国价值推广、华夏故事讲述等方面担负起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要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把文化改革发展与资源禀赋、资本市场、科技教育、经济建设、民生改善、对外交流等结合起来,充分展示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加快构建与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格局,把西安建设成为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城市。

      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舆情分析研判,重视网络文化建设管理,加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形成科学发展、民生改善、和谐稳定的良好舆论氛围。要通过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归纳提炼西安城市精神。

      三是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基本要求。要以政府为主导、公共财政为支撑、农村基层为重点,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实施“两馆一站一室”建设,形成区县、乡镇、村三级文化场馆网络格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文化西安”群众性活动。

      四是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发展文化产业,是提升文化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任务。要加快建立以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创意动漫、广告会展等八大重点行业为主导,以一批大型产业集团为支撑的文化产业体系。要加大文化资源整合力度,鼓励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和重组,加快推进西安文化八大板块和三大街区建设,支持西安文化发展集团、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西安报业传媒集团等骨干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提高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要完善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打造文化艺术品交易平台,加快培育产权、版权、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和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700亿元以上,占全市生产总值9%以上。

      五是着力打造西安文化品牌。全面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唐皇城复兴计划,加大对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快建成100个博物馆,将西安打造成国际知名的博物馆之城。要加快实施汉长安城、秦始皇陵、秦阿房宫等大遗址保护工程,抓好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和地下文物埋藏区的保护,进一步传承历史文脉、保护城市风貌和历史遗存。要实施重大文化艺术精品工程,开发利用历史文化、现代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做大做强曲江影视、仿唐乐舞、西安鼓乐、秦腔等西安文化品牌,推出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大戏”、“大片”、“大剧”、“大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西安文化的优势地位。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交流,使西安成为展示华夏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  【详细】

      【河南】

      充分挖掘中原特质文化资源不断提升软实力

      持续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不断提升发展软实力。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塑造中原人文精神,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巩固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和新时期“三平”精神,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和志愿者行动,深化拓展道德实践活动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科学精神,着力塑造高尚人格、培育和谐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创新管理运行方式,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高雅艺术进校园”、“欢乐中原”和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等活动,做好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切实加强互联网建设、运用和管理,不断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实施河南文化精品工程。加快中原文化艺术学院和省直文艺院团剧场建设,推进河南博物院二期、中国文字博物馆二期、省图书馆新馆、省书画院新址等项目前期工作。支持省辖市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和县市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办好农家书屋。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搞好大遗址保护展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办好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出版发行、影视制作、演艺娱乐、工艺美术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培育新型业态。充分挖掘利用具有中原特质的文化资源,扎实推进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和10个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快培育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品牌。着力抓好河南出版产业基地、国家动漫产业发展河南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继续实施“中原文化系列行”活动,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巩固提高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成果,完成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和非时政类报刊改革,规范推进省级以下电台电视台合并,完成省辖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积极推进县级有线电视网络整合。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鼓励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  【详细】

      【安徽】

      积极推动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

      安徽文化底蕴深厚,多姿多彩,是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必须坚持继承创新,巩固拓展文化体制改革成果,积极推动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健全文化惠民工程长效机制,加强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村有农家书屋的目标。全面发展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事业,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着力打造符合时代特征、体现徽风皖韵的精品力作。办好中国黄梅戏艺术节等大型文化活动。科学保护、合理利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扩大对外文化交流。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产业招商和上市融资,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型文化企业,加快建设文化园区和产业集群,形成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建立省文化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详细】

      安徽11个文化产业项目获24亿元银行融资支持

      安徽省文化厅与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举行战略合作协议暨文化产业项目银企合作签约仪式。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所属机构与安徽横店电影院线、中卡通动漫产业园、中国宣纸集团等11家文化企业签订意向合作协议,签约总额24.15亿元。按照协议内容,省文化厅将与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共同筑平台、建纽带,为省内优质文化企业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提供“顾问+资金、债券+股权、基金+保险”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详细】

      【辽宁】

      全力抓好艺术精品创作以七个一百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为载体

      1月9日,辽宁省文化局长会议在沈阳召开,辽宁省副省长滕卫平出席会议并讲话。滕卫平对2011年辽宁省文化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2012年全省文化工作,一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各市县要共同打造文化设施,建设城市文化聚集区,继续抓好文化站建设,繁荣艺术创作,繁荣文化市场;二要着力发展文化产业,切实抓好文化产业载体,夯实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三要进一步推进文物保护工作,加大文物保护力量,扎实投入新的文保工作之中。

      周连科指出,2012年要具体抓好6项重点工作:全力抓好艺术精品创作,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以“七个一百”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为载体,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增强文化发展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文化发展繁荣的体制机制;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调动全省力量,抓好十二运开、闭幕式大型节目的策划排演工作。  【详细】

      【吉林】

      2012年实施100个重点文化项目

      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实施意见中确定的各项任务,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手抓、政府扶持和体制改革两加强,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共同发展繁荣。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吉林特色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详细】

      吉林省长王儒林强调,要加快发展吉林特色的文化产业,搞好规划布局,实行扶持政策,推进文化产业集聚区、产业带建设,培育壮大一批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歌舞演艺、动漫与创意等文化企业。加快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主题公园、文化遗址公园和文化商业街建设。制定实施松花石产业发展规划,建设松花石产业基地。依托吉林省旅游资源、科技教育、汽车发展、农业生产等优势,推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大力开发文化衍生品,提高文化产品的精深度和附加值。适应群众文化需求的新变化,鼓励创作生产更多文化精品,着力把吉林歌舞、二人转、吉林影视、吉林期刊、吉版图书、朝鲜族舞蹈等独特优势文化打造成为具有吉林特色、反映时代风貌、社会知名度高的文化品牌。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省图书馆新馆、省京剧院大众剧场建设,对外开放省科技文化中心综合馆,开展省演艺中心筹建前期工作。

      搞好规划布局,实行扶持政策,推进文化产业集聚区、产业带建设,实施100个重点文化项目。着力把吉林歌舞、“二人转”、吉林影视、吉林期刊、吉版图书、朝鲜族舞蹈等独特优势文化打造成为具有吉林特色、反映时代风貌、社会知名度高的文化品牌。【详细】

      【黑龙江】

      文化资源共享加强广播影视服务体系建设

      促进文化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先进的文化体育事业,是黑龙江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快文体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努力实现文化资源共享。加大财政投入,集中建设全省标志性公益文化设施。建设一批数字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村级文化室和农家书屋,全省公共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全部免费向群众开放。

      加强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成10个发射台(站)、20个县级城镇数字影院建设改造和200个村直播卫星覆盖工作,满足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详细】

      以北大荒精神、北大荒核心价值观为基础,深入挖掘历史资源、民族资源、生态资源,融合军垦文化、知青文化、移民文化、黑土文化,大力实施品牌文化战略,打造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群众文化、旅游文化、廉政文化等文化品牌,实现了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同步提高,大大提升了职工群众的素质和幸福指数。

      深入挖掘自身丰富的现代化农业、历史、民族及自然、人文景观等旅游文化资源,打造魅力十足的特色旅游文化,重点打造三环旅游圈,即南三场及局直旅游圈、黑河沿线旅游圈、五大连池沿线旅游圈。  【详细】

      【内蒙古】

      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3年后突破GDP4%

      “十二五”时期,内蒙古文化工作将围绕建设文化大区的战略目标,重点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预计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4%以上。

      为此,内蒙古提出大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预计到2015年有3—5个文化产业集团的综合实力进入我国民族地区先进行列,每个盟市培育形成2个以上有较强实力的国有和民营文化企业。

      内蒙古将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着力建设现代新兴文化产业核心区,其他盟市将发展各类有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努力形成各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

      同时,内蒙古将大力调整文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广告设计、文博会展、工艺美术等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数字动漫、数字电视、数字出版、网络广播电视等新兴文化业态。内蒙古还积极推进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预计到2015年将建成20个以上有带动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详细】

      【甘肃】

      2012甘肃GDP增长12% 文化产业打造特色品牌

      文化是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也是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推动力。文化产业具有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附加价值高等特点,是典型的环保、绿色、低碳产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继续加强嘉峪关文物景区、平凉崆峒山和天水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景区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造品牌旅游节会,办好第二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支持敦煌、麦积山、黄河三峡公司等旅游企业加快发展,加快敦煌旅游公司上市进程。开展旅游人次200万以上的景区创建工作。塑造“精品丝路、多彩甘肃”整体形象,全年旅游接待突破7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00亿元。

      推进纪念馆、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加快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做好裕固、东乡、保安等特有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工作。以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庆阳农耕和民俗文化产业园、临夏民族文化产业园和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地方特色鲜明、产业链完整、规模效应明显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举办“中国敦煌文化艺术节”。

      扶持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走向市场,通过兼并重组组建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加快推进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早日上市。  【详细】

      经过多年努力,兰州培育了一批文化龙头企业,建设了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化产业体系。但是,目前兰州文化产业的规模还不大,层次还不高,竞争力还不强,经济效益还不明显。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文化兰州”建设,必须立足兰州实际,整合利用文化资源,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努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支柱性产业,实现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产业强市的转变。应着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扶持现有文化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集中力量打造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集聚区,促进文化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着力培育文化市场,开发建设一批有规模、上档次、显特色的文化娱乐演艺、文化产品展销、文化旅游消费等经营性场所,培育文化消费热点,不断丰富文化产品市场;着力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积极推动文化创意、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型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详细】

      【宁夏】

      塑造文化之夯实文化之强壮文化之

      文化引导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促进发展。推进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与社会交相发展,让软实力成为硬支撑。

      构筑精神高地,塑造文化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一定要渗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要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始终高举爱国主义、民族团结进步、维护法律尊严和维护人民利益的旗帜,巩固强化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用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完善思想道德体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扎实开展农村民风建设,倡导移风易俗,抵制封建迷信,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强化公共服务,夯实文化之“基”。开展自治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活动,支持银川市争创国家级示范区。推进宁夏美术馆、工人文化宫、回族博物馆、水上运动中心、体育运动学校迁建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抓好基层文化队伍培养,深入开展送戏下乡、全民健身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面向农村基层,加快推进信息共享、城乡文化示范点等惠民工程,力争实现直播卫星公共服务户户通、公共电子阅览室街道乡镇无空白、农村电影放映无盲点、公共文化场所全免费和文化信息资源全覆盖,更好地保障广大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

      大兴文化产业,强壮文化之“柱”。启动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改造提升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演艺娱乐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文化创意、数字动漫等新兴业态,确保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打造国民经济新的特色支柱产业。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整合区内外文化资源,高起点规划自治区文化创业创意示范园,大力度推进华夏河图、银川动漫基地、星海湖文化产业园、华夏影视城、固原文化城等建设,壮大黄河出版、演艺等一批有实力、有活力的文化企业。办好图书博览会、文化旅游博览会、西部民歌演唱会等大型文化节会。组建文化投融资公司,拓展投融资渠道。规范完善资产评估、产权交易、艺术品拍卖等中介服务,努力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唱响文化品牌,绽放文化之“葩”。推进黄河金岸主题艺术创作工程,创排话剧《大移民》、交响组曲《黄河金岸》等精品力作,弘扬黄河文化。推动回族歌舞、服饰、剪纸等民族文化艺术走向国际,唱响回族文化。积极推进西夏陵申遗和遗址公园、西夏博物馆建设,启动拜寺口双塔保护开发,复原西夏王宫,重现神秘历史,擦亮西夏文化。深入挖掘红军长征和西征时留下的丰富资源及宝贵遗产,组织创作《巍巍六盘》等影视力作,提升胜利之山的影响力,做优做美红色文化。倾力打造“黄河文化汇宁夏、回族文化聚宁夏、西夏文化在宁夏、走向胜利来宁夏”四大文化品牌,让民族特色文化绽放灿烂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做优做精特色旅游。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完善腾格里沙漠湿地、黄河大峡谷、须弥山、苏峪口、六盘山等景区景点配套设施,建设一批星级酒店,进一步提升旅游功能。办好黄河金岸马拉松赛、国际汽车摩托车节、航空旅游节等活动,开发阳光沙疗、自驾车游、冬季冰雪游等新业态,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实施沙湖经阅海至金沙湾快速通道、滨河大道与贺兰山东麓连接线、须弥山至火石寨旅游专线等工程,形成横贯东西、连通南北的旅游路网。加大宣传营销,巩固扩大国内市场,大力开拓阿盟等海外市场。注重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支持主要景区办好一台特色文艺节目,打造以沙湖、沙坡头为龙头的沙漠生态游,以中华黄河坛为代表的黄河文化游,以西夏王陵为核心的历史探秘游,以中华回乡文化园为标志的回族风情游,以六盘山长征景区为主体的红色胜利游,叫响“塞上江南·神奇宁夏”旅游品牌。力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1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00亿元,使宁夏真正成为西部重要旅游目的地。  【详细】

      【新疆】

      文化产业政策落实年” 2012:新疆文化活动更给力

      自治区国税局党组要求各级国税机关要抓好税收政策执行。即围绕贯彻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支持壮大文化产业的税收政策,推动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详细】

      关于2012年,韩子勇委员说,文化依然是民生工程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新疆将夯实五级公共文化网免费开放的基础,加大精神文化产品供给,要有更多好的文化服务、更好的内容、更好的文化产品惠及各族百姓。2012年定为基层文化建设年,将开展基层文艺调研,不只是国有文艺院团,还包括民间班社、社会上的演出团体,让基层文化活跃起来。新疆还要搞夏季演出季百姓周末大舞台,在2011年惠民力度不变的情况下做到更多、更好,力度更大。同时,力争使区、地、县三级有室内剧场的地方都把阵地利用起来,有城市广场的地方,都把百日文化广场活动搞起来,乡、村文化站、文化室活动更多,服务更完善,内容更丰富。【详细】

      【青海】

      全面实施文化建设八大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

      着力扩大文化惠民覆盖面。全面实施文化建设"八大工程",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名省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州县乡文化活动场馆、文化"进村入户"、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项目,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西新工程"和直播卫星农牧区覆盖工程,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3%和96%以上。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不断提升公共体育基础设施服务能力,争取年内建成省体育中心。创新服务方式,充分发挥已有设施的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