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政策趋势 > 用文化消费为产业发展打地基 拓展文化市场
用文化消费为产业发展打地基 拓展文化市场

来源:中国文化报

  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中央不断对扩大文化消费做出部署,各级政府也都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这对文化消费水平相对落后的广西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在笔者看来,首先应认清广西文化消费的现状,进而多措并举提高自治区群众的文化消费水平。

  广西文化消费的现状

  与全国相比,目前广西文化消费水平很低。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1)》的有关数据,2009年广西城乡人均文化消费需求不足全国平均值的70%,排在全国倒数第10位;广西人均文化消费城乡比高于全国总体城乡比40%以上,排在全国倒数第4位。2000年至2009年,广西城乡人均文化消费需求增长绝对值排在全国倒数第6位,仅为全国平均值的60%.广西文化消费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从供给上看,广西文化产业规模较小,文化资源开发不够,文化精品不多,产品不够适销对路,消费热点较少,市场发育不够成熟,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需求上看,文化消费结构不尽合理,普遍存在重模仿轻创造、重流行轻个性、重享乐轻发展、重形式轻内容等现象,消费层次失衡,表层、泛娱乐化的文化消费盛行。从城乡发展上看,区域文化消费发展不够平衡,城乡文化消费尚未形成有效联动格局,城乡文化消费差距较大。从消费观念上看,文化消费意识淡薄,依然存在“重物质轻文化”的消费观念。从体制上看,文化管理体制相对滞后。广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刚完成,实际效果有待检验,同时监管力度也有待加强。从社会保障上看,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人们更倾向于“储蓄保障”,对“非必需”的文化消费形成挤压。

  从多个环节扩大消费

  扩大文化消费,提高商业文化消费水平,必须抓好以下关键环节:

  在生产环节上,从现在到2020年,广西要打造20台优秀舞台剧、20部电影、20部电视剧、20首经典歌曲和其他艺术门类精品、20台以上广西气派舞台艺术精品剧目。要重视数字技术的研发应用,大力实施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工程、动漫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推动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在新兴文化产业领域多出精品。

  在流通环节上,加强区域性文化产品物流基地建设,加快文化产品流通产业布局及结构调整。建成以南宁、柳州和桂林为中心,其他城市相配套、贯通城乡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

  市场环节方面,规范和发展演艺市场,形成覆盖全区的票务连锁服务网络。促进动漫游戏等与互联网融合,培育新兴文化市场。打造以博览交易为核心的综合市场平台,重点办好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推动广西文化产品走向世界。

  监管环节方面,建立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办公系统广西省级数据中心,提高综合执法工作信息化、规范化水平。

  拓展文化消费市场渠道

  扩大文化消费市场,提高文化消费在总消费中的份额,需多管齐下拓展市场、培育渠道。

  首先应做到“四个拓展”.一是从大众文化消费向特色文化消费拓展。在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的同时,大力发展地方名特优产品,重点打造阳朔画扇、临桂五通镇农民画、靖西绣球和壮锦等特色美术工艺精品。二是从高端文化消费向基层文化消费拓展。地方政府要制定市场准入、价格调节、财税优惠、政府补贴等政策措施,引导文化企业投资兴建更多适合群众需求的文化消费场所。三是从传统文化消费向新型文化消费拓展。要积极发展网络、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加快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四是从国内向海外市场拓展。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扩大广西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份额,培育一批外向型文化出口企业和产品出口示范基地。

  除了继续进行金融创新,发挥金融引擎作用,还要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要把文化旅游作为扩大文化消费的重要推动力。2011年广西旅游收入突破千亿元,达到1277.81亿元,同比增长34.09%,相当于全区GDP的10.92%,发展文化旅游具有广阔空间。今后需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如利用广西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以及获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发展特色文化旅游。走差异化发展文化旅游道路:桂东北重点发展山水文化旅游,桂东南发展宗教文化旅游,桂西南发展长寿文化旅游,桂中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北部湾发展海洋文化旅游,红水河流域发展奇石文化旅游,桂南发展边关文化旅游。同时要注重发挥节庆和节日对文化消费的推动作用。要打造好中国--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桂林国际动漫节等节庆精品。记者 覃定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