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政策趋势 > 2011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影响力评价结果公布
2011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影响力评价结果公布
2011年11月23日 17: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23日电 23日上午,文化部在京举行了2011年度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影响力评价结果发布会。

    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励小捷向2011年度十大最具影响力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代表颁牌并发表讲话。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介绍了2011年度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影响力评价工作的相关情况,文化部办公厅副巡视员陈向红主持了发布会。

    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华侨城集团公司、杭州宋城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拓维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南卡通股份有限公司和云南柏联和顺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入选2011年度十大最具影响力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自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任务以来,文化部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为培育市场主体,增强微观活力,发挥骨干文化企业的示范、窗口和辐射作用,从2004年至今,文化部先后命名了四批204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三批6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首批4家国家级文化产业实验园区。据测算,2010年,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总收入规模达到了2500亿元,总利润超过365亿元。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已发展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催生出一批有较强实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为全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树立了标杆、做出了示范。以2011年度十大最具影响力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领航者、先行者和探索者。

 

 

  为激励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开拓创新、奋发向上、力争一流、加快发展,更好地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文化部自2011年9月起开展“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影响力评价”工作。本次评价工作以“鼓励文化内容创新、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行业内领先示范和统筹考虑行业间和地区间平衡”为原则,从文化内容创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个方面,综合各项定量指标和专家定性指标进行评价。在此过程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积极组织推荐,各示范基地踊跃参与,最终遴选出了“2011年度十大最具影响力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在发布会上,励小捷向荣获2011年度十大最具影响力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指出,我国文化建设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文化产业迎来了很多有利机遇,文化产业基地建设也具备了许多有利条件。今后,文化部和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将继续加强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引导、管理、扶持和服务,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强管理,不断提高示范基地的质量和水平。要按照“明确认定标准,严格认定程序,开展定期考核,实施动态管理,建立退出机制”的要求,控制示范基地的数量,提升示范基地的质量,确保被命名的基地都是优中选优、效益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企业,确保入选的企业有动力、有荣誉、有实惠,也有压力,通过建立激励和约束的长效机制,切实发挥好基地的功能和作用。二是加强政策支持,扶持示范基地进一步做强做大。文化部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金融、税收、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政策,加快文化产业振兴立法进程,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各地文化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加强与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及金融机构的沟通协作,为文化产业基地建设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三是加强人才培养,为示范基地提供人才支撑。要培育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经营管理能力强的文化企业家队伍,造就一批文化经管名家。加强与示范基地以及研究机构的合作,在全国建立一批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和文化产业创业园、孵化器。组织示范基地负责人到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学习培训,培养具有国际眼光的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引导广大文化产业从业者特别是名企名家名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四是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为示范基地提供技术支撑。文化部拟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相关活动,推动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加快新技术的运用和高科技文化产品的开发,发展新兴业态,大力培育新兴产业。

  励小捷强调,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是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承载着振兴文化产业的光荣使命,希望所有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特别是获得十大最具影响力的示范基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要不断改革创新,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壮大自身实力,提高产品研发和原创能力,争当行业排头兵;要加强品牌建设,扩大影响力,充分发挥企业在全行业中的领先示范作用;要强化社会责任,回馈社会,服务人民,以切实的行动引领社会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