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政策趋势 >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政策扶持力度明显加大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政策扶持力度明显加大

http://www.sznews.com   2011-12-8 22:7  来源:今晚网-今晚报    【字号:大 中 小】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并要求加大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对此,主要金融机构有什么新做法?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如何才能实现有效对接?记者近日就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话题进行了相关采访。

  “银、证、保”齐上阵

  2010年3月,人民银行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首次从国家政策层面提出加大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力度,推动金融业与文化产业全面对接。一年多来,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力度明显加大,主要表现在:

  银行创新信贷产品并提供专业化服务。央行统计,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中长期贷款新增276亿元,年末余额同比增长61.6%,比上年末提高39.1个百分点,余额增速创历史新高。

  作为五大商业银行,工、农、中、建、交行在金融系统中为文化产业提供的融资服务举足轻重。截至今年9月末,五大商业银行文化产业贷款余额为2000亿元左右。虽然五大商业银行贷款数额相对不大,但为文化产业提供融资的增幅显著加快。工行在去年文化产业贷款增加140多亿元的基础上,今年新增投放92亿元,增幅17.71%;中行文化产业贷款余额也较2009年初增长了55%。

  各家商业银行一直在积极探索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中国银行公司金融总部杨巍介绍,中行根据自身国际化程度、综合化经营程度较高的特点,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如开发了针对影视剧制作行业中小企业的“影视通宝”;通过跨境联动,为文化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建设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突出地区特色,采取差异化发展。

  交通银行董事长胡怀邦表示,下一步交行将创新信贷产品,加快信贷资源向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倾斜,创新完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夯实风险管理基础。积极探索融资担保创新途径,落实物业抵押、版权质押、收费权质押、应收款质押等担保方式,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贷款风险分担机制。开发中小企业特有的授信风险评价体系。与专业担保机构共建风控平台,健全风险管控体系。

  证券市场成为文化产业融资新平台。截至2011年6月,有50多家文化企业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涉及演艺、文化旅游、动漫游戏、影视制作发行等领域。国内外私募基金已开始进入文化产业。

  保险业积极尝试支持文化产业。今年1月,保险支持文化产业试点正式启动,并公布了首批11个试点险种和3家试点保险公司。

  制约发展的瓶颈

  记者在浙江采访时了解到,在全国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浙江东阳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2011年8月末入区企业达到420家,然而却没有保险公司提供相关保险服务。

  目前,我国金融支持文化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齐勇锋说:“由于产业特点和体制约束,目前文化产业还难以实现与金融和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资金严重不足,不仅影响了中小文化企业的生存发展,也制约了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后劲不足。”

  “文化企业是以轻资产运行的创新型企业,多以智力投资为主,拥有的主要是版权、知识产权等轻质资产。这对以抵押担保为融资先决条件的传统金融机构而言,是个不小的障碍。”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说,无形资产评估体系不健全,专业性的文化保险机构与融资担保机构缺乏,知识产权抵质押制度不完备,这些也对文化金融业务的创新和发展,构成了体制上的制约。

  董文标认为,文化产业链前端的内容原创环节多是分散化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工作室,产业链后端的制作和传播环节则由大型国有传媒机构垄断,市场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在条块分割的产业结构中,文化创意的产业化无法落实,文化产业“一次开发,多次利用”的高收益赢利模式无法实现,金融机构介入其中难以图利,也是制约我国文化和金融结合的一大瓶颈。

  工行董事长姜建清表示,目前,文化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规模小而分散,成长不确定性大;部分国有龙头文化企业经营理念和机制陈旧,市场竞争力较弱;文化企业核心资产无形化,存在“轻资产”的特性;知识产权评估、交易市场体系不健全,质押担保存在一定风险,是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何实现有效对接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面临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已成为一项重要目标。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超过1.1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78%。十七届六中全会确定,到2016年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5%。

  董文标认为,中国正面对一次文化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当前文化产业的众多细分领域已具备产业化、市场化的条件,金融业积极参与正当其时。

  如何更好地实现金融与文化产业对接?工行董事长姜建清认为,要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提升文化产业整体的市场化水平。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起全国统一的文化市场,培育健康的市场竞争机制;鼓励文化企业加快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对商业银行支持文化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探索差异化金融监管政策;由政府主导建立文化产业融资信息管理平台并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建立文化产业版权评估体系,发挥文化产权交易所作用,加快文化版权交易和流通,成立专业文化担保公司。

  人民银行表示,将深入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引导商业银行开发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加大金融业支持文化产业的信贷投放;建立健全多层次的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支持文化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鼓励各类资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扩大文化企业直接融资规模。

  保监会负责人说,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保险市场。创新和开发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保险产品,提高保险在文化产业中的覆盖面和渗透度。同时,鼓励保险公司积极提供信用保险服务,加强和完善针对文化出口企业的保险服务。(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