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广西文化产业成热点 如何炼成点石成金的魔法?
广西文化产业成热点 如何炼成点石成金的魔法?

             来源:南国早报 

精神究竟可不可以“变”物质?关于这个问题往往产生争论。然而自21世纪以来,以高科技资讯为特征的“第三波产业”席卷而来,无形的“知识流”和“数字流”转化为滚滚而来的真金白银,让这种争论逐渐偃旗息鼓。“第三波产业”余波未平,紧跟着接上来的,是以“内容”为动力的“第四波产业”经济浪潮——“文化”,如今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关键词。

对于广西来说,文化产业是一年一度的民歌节,是漓江畔的渔火、梦境般的《印象·刘三姐》,是根植于八桂土地上的缤纷绣球和古老壮锦,是坭兴陶上变幻莫测的“窑变”,是电影院里汹涌的人潮……“文化”成了带着“魔力”的金手指,上演着一个个点石成金的传奇。

不久前,在全区文化产业工作会议上,自治区文化厅吹响了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集结号。日前,南国早报记者就此进行了一系列采访

特色产业 把生意做成文化

在全区文化产业工作会议上,一位与会者在接受南国早报记者采访时说了一句感触颇深的话:“现在的生意如果没有文化是做不大的,换句话说,只有文化才是生意的根本,也是最大的生意。我觉得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与其说是卖商品不如说是卖文化、卖观念,能帮大家改变观念,就帮大家改变了命运。”

这是文化产业人在这一领域多年打拼中得来的最真切的感悟,同时也是对广西文化产业未来的期许。在相关部门的决策中,“把文化做成生意”,也反映了这一最迫切的需求。2012年,自治区文化厅新命名23家文化企业为自治区第四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几乎是前8年数字之和,使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总数达到51家。自治区文化厅提出的目标是:培育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的文化产业品牌,打造本地的文化标识,树立地方文化的新形象,使我区的文化产业在西部、在全国乃至东盟打出名号、创出品牌、闯出天地。

此次命名的示范基地,除演艺、娱乐等传统文化企业以外,首次按照国家文化产业统计新分类,将建筑设计等文化创意类企业、动漫游戏等文化新兴企业,编织、珠宝首饰、艺术陶瓷等特色产品生产企业纳入评选范围。靖西的旧州绣球、梧州的人工宝石、博白的编织工艺品、钦州的坭兴陶等,因为产品中的深厚文化底蕴,也纳入了文化产业的范畴。

“把文化做成生意”是很实在的目标,但不是仅仅做了一个“文化产品示范点”的命名就可以实现的,其中经历了一个恰巧反转过来的头脑风暴——那就是“如何把生意做成文化”。从动手到动脑,从追求生产工艺到注重内容,从说服商业客户到打动人们的心灵,“把生意做成文化”,不再只是单纯的生产,而是根植于本土文化之上的原创力。

以旧州绣球为例,作为代表壮族传统文化的鲜明符号,绣球的文化意义远大于其工艺价值,在一个小小的绣球身上,承载了壮族人的生活、爱情、民俗等诸多文化遗产。旧州有着丰富的传统民族文化资源,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而文化产业恰恰就是一门“编故事、讲故事、卖故事”的生意,旧州绣球实际上就是依托着古老的壮族民间文化资源而形成的产业。

 

专家点评

陈学璞(广西中国-东盟文化研究会会长):有文化不等于有产业,但要“做产业”就必须“做文化”。广西的文化资源很丰富,把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优势,这是打造广西文化产业的基础。目前我们对广西的文化资源发掘还很不够,虽然有绣球、三皮画、彩扇、坭兴陶等一些文化产业,但还有更多的资源可供发掘。

中国和东盟各国有相近的发展历史,广西与东盟各国的地缘、亲缘和人文关系更近,开发面向东盟的文化产业前景广阔。我们可以利用广西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开发“那文化圈”的国际性文化产品。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是把文化与旅游相嫁接,把文化元素导入旅游产品,提高文化含量;深入开掘壮族始祖布洛陀文化有关的产业,布洛陀对于中国和东盟那文化民族而言,具有寻根、溯源、祭祖、朝拜的功能,可以开发成为国际性文化产品;目前具有鲜明广西文化特色的工艺产品还不够丰富,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不高,可以开发更多有升值空间的工艺品,植入文化内涵,强调其文化意义。

旅游产业 两个样本对比出的差距

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使广西成为著名的旅游目的地,2012年我区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2.0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628亿元,“旅游产业”占整个广西文化产业较大的比重。尽管成绩斐然,但广西的旅游产业仍有很多项目处于相当原始的状态,缺少系统的打造和开发。

同样的资源,通过不同的包装和打造,结果可能大相径庭。这种对比,从广西南丹与贵州荔波的不同境遇中可以清楚地体现出来。

南丹与荔波山水相连,同处云贵高原南麓,民族文化等人文资源和地理地貌等自然资源基本相似。相比之下,南丹的资源优势有些还领先于荔波。但由于种种原因,南丹的旅游知名度和市场吸引力却不如荔波。

荔波由于成功申请“中国南方喀斯物地貌”世界自然遗产而知名度大增,同时因为有计划地系统打造,形成了以生态旅游和拉片村瑶寨为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吸引了大量游客。南丹的自然资源与荔波相比毫不逊色,鸳鸯桥、马岭神龙壁、里湖地下河等景点令人称奇;在民族文化资源方面,南丹被称为白裤瑶之乡,居住着三万多白裤瑶同胞,被联合国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民族。然而在旅游市场的较量中,南丹的三万白裤瑶却“输”给了荔波白裤瑶的一千余人。

南丹与荔波的对比,因为两者的相似背景而显得格外鲜明,事实上,在专家看来,广西旅游“重自然、轻文化、缺整合、少包装”是不容回避的通病。不谋而合的是,在全区文化产业工作会议上,有关部门提出了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与旅游融合作的目标,依托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打造文化旅游精品。

专家点评

 

陈学璞(广西中国-东盟文化研究会会长):目前,广西许多旅游资源仅处于初步开发阶段,依赖缺乏整体、系统地品牌包装。旅游品牌是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资源必须通过合理开发和有效整合才能转化为产业。当年荔波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曾被外界诟病“一个贫困县花两个亿申遗不划算”,但事后证明,这个钱花得很值,说明当地决策者很有远见和战略眼光。

南丹和荔波的对比反映出广西旅游产业的“不成熟”。当然这也与两地的产业重心不同有关,荔波把旅游作为支柱产业,南丹则以矿业为主。但从发展前景来看,文化产业显然比工业更具可持续性,对生态、文化的保护作用是一正一负。由此可见,文化产业更具发展前景。

创意产业 理念比资本更重要

提起广西旅游,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桂林。得天独厚的美丽山水,是不可复制的硬件,但除此之外,桂林还有着一个傲视天下的文化品牌,那就是被作为文化产业标杆反复提及的实景演出项目《印象·刘三姐》。《印象·刘三姐》自2004年3月正式公演以来获得巨大的成功,这一模式也被各地竞相复制。记者从自治区文化厅得到这样一组数据:截至2012年底,《印象·刘三姐》共演出3905场,接待游客904万人次,门票收入超过9亿元,累计上缴税费超亿元。

《印象·刘三姐》如今的辉煌,来自于“山水实景创始人”梅帅元十多年前的“灵机一动”。一个点子变成一座金山,这是文化创意产业最贴切的标本。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由上世纪90年代的英国提出,如今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迅猛的一支力量。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关资料表明,全世界文化创意产业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价值,并且还在以5%的速度递增。

台湾的创意产业闻名亚洲,催生了士林夜市、诚品书店、云门舞集、熏衣草森林等著名品牌。一位台湾创意人说过:“创意,无非就是表达的欲望,以一种创新的语言、文字甚至是生活方式,诠释自己的意见和思想,让它显得独特或充满个人风格。从高雅艺术、流行娱乐甚至民间生活,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与众不同,因而会追求自己的品位和特色。创意,因为这些别出心裁而生。”

然而在广西,像《印象·刘三姐》这样的成功案例毕竟还是太少了,即使是《印象·刘三姐》本身,甚至也被一些学者认为是“个案”,是一个“闹剧结出的善果”。

对于远离文化中心的我们来说,创意文化产业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但迅猛而来的创意文化大潮已悄然侵入了我们的生活。如果《印象·刘三姐》不具有代表性的话,那么《泰囧》、《致青春》等电影的日进斗金,《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深入人心,则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真切地体会到“精神变物质”的活生生的例子。在全区文化产业会议上,影视动漫也成为文化产业关注的焦点。

但在会议上,影视动漫行业人士对发展前景也并不乐观。柳州一位动漫企业负责人表示:“这个行业缺的不是技术,最缺的是创意。一个好故事、一个好形象就能让企业‘飞’起来。但是这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可遇不可求。”

 

专家点评

彭洋(广西文化产业学会的常务副会长):早在几年前,我在一次文化论坛上演讲时就说过,未来社会走向,是“文化社会”的出现。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认为,人类社会在工业阶段之后,将进入信息时代,而我认为这个第三阶段应该是文化产业时代,在这个阶段,人类将重新定义文化,重新定义文明。

文化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概念,包括非物质生产的一切范畴,比如艺术生产、文学创作再延伸到各种形式。说到广西目前的文化产业现状,整个业态仍处在一个初级、低端的层次,只能生产一些原始产品。虽然我们有一些看起来相当不错的文化企业,但现在所有的文化产业还没有在一个产业链上,没有一个整体推动的背景,缺乏科学的、工程化的系统。一个成熟的文化产业模式,远非创造一些演出品牌就可以完成的,而是必须形成一个链形结构,包括上游、中游、下游产品,还有具备远征能力的贸易品。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

文化产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但它有自己的发展规律,需要从大文化层面推动国民的整体文化意识,这才是最根本的。理念远比资本更重要,仅靠一两个企业无法改变文化产业劣势,但因为政府无力做更多的投入,过多倚靠资本而不是倚靠学者,因此错过了很多机会。

我曾向决策部门提出过搞一个“文化软件工程”,建设一条文化高速公路,这个工程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应用,而是涉及到文化心理、文化环境、文化信息、文化资本、文化资源的全方位整合。通过对信息的研究,区分出自身文化的优势和劣势,找出可能形成的优势是什么,最快形成的优势是什么,这样才能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