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文化报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文化的发展贵在创新、重在积累。艺术创造在带给人们审美享受、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同时,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图像记忆,记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历史。艺术作品的收藏和研究是国家美术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是传承美术文化、繁荣当代创作、增强文化认同和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以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为基础的公益性收藏,更是艺术品收藏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确立的价值标准也是对艺术品市场不可或缺的学术引导。
目前,随着国内美术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国有、民营等各种类型与规模的美术馆纷纷建立,美术馆格局在进一步完善,美术馆的专业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得到很大程度提升。但是相比欧美国家成熟的美术馆(艺术博物馆)行业发展状况,我国美术馆事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藏品资源不足成为制约我国美术馆事业发展,特别是由美术展览馆向美术博物馆转型的主要制约因素。此外,相比于欧美国家丰富完备的国家美术收藏而言,尽管我国的国家美术收藏近几年随着美术馆硬件条件的改善和资金投入的加大整体上有了很大改善,但与繁荣的美术创作和丰富的潜在资源以及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相比,仍有极大差距,尤其在当前艺术市场空前活跃、民间收藏日益兴盛的形势下,国有收藏面临着更加紧迫的压力。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国有美术收藏存在着投入不足、家底不清、保存不善、利用不够、效益不高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尚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学术梳理,缺乏有效的整合、利用,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价值。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进一步加强对国家美术收藏的统筹和管理,丰富国家文化财富积累,提高收藏的质量和效益,针对目前美术创作研究和国家美术收藏的现状,文化部计划实施“国家美术收藏工程”,将目前国有美术馆等公益性收藏单位各自为政的、分散的收藏行为上升为国家战略进行适当统筹、整合和引导,加大收藏力度,加大对藏品的利用,提高国家美术收藏的整体效益。“国家美术收藏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国家美术藏品的普查和国家美术藏品档案及数据库建设
对全国范围内的国家美术藏品(主要是国有美术馆等国有公益性美术收藏单位收藏的,以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术作品为主)进行普查摸底,研究制定美术藏品的分级、分类标准,逐步开展20世纪中国美术藏品定级工作,规范收藏、登记及藏品管理工作;建立数字化的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名录和国家美术藏品数据库,逐步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国家美术藏品的完备的档案;并将国家美术藏品普查的结果通过藏品普查工作报告、国家美术藏品目录等形式予以公布和推广。并通过建立国家美术藏品数字化数据库,对于普查的结果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分析,实现对国家美术藏品资源的动态化、规范化管理。
目前藏品普查的前期调研工作已经完成,正在委托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美术馆制定普查的一些具体技术标准,普查工作将借鉴全国文物系统藏品普查的经验,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工作的实施方案,并将开展相关人员的培训,今年年底普查工作将正式展开,预计通过2年时间完成数据采集,再用1年时间建立起国家美术藏品资源数据库,为下一步的学术梳理和分析研究,为国家美术收藏规划和指导目录的制定打下基础。
普查工作的内容将涉及藏品清查、认定建档、数据采集、藏品拍摄、登记汇总、审核发布等。普查登录的主要内容将涉及藏品基本信息(名称、年代、类别、级别、质地、数量、尺寸等)、藏品保存状况(完残状况、保护条件等)、藏品管理和利用情况等。普查的过程也将成为全面提升各美术馆对藏品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重要过程。
二、研究制定国家美术收藏规划和指导目录
在对目前各级、各类公益性美术馆藏品普查的基础上,形成国家美术文化财产目录,组织专家对现有藏品进行综合分析,依据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研究,制定国家20世纪美术收藏规划和指导性目录,特别是要加强对中国近现代美术代表性作品和重要文献档案的抢救性收藏。在收藏规划和指导目录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中央财政的示范作用,调动地方政府和财政的积极性,并积极引导社会资源,设立专项基金,发挥各地国有美术馆等美术收藏机构的主动性,逐步完善国家美术收藏的系统化建设。
收藏规划的制定,不仅会指导今后国有美术收藏工作的开展,提高收藏质量,也会成为对收藏工作管理和绩效评估的重要依据。
三、加强国家美术藏品的展示与推广
加大对藏品的研究与利用,有效发挥藏品资源的价值与作用是提高收藏效益的关键。“国家美术收藏工程”将鼓励和引导国有公益性美术收藏单位加强对美术藏品的研究、宣传和推广,特别是要实现藏品的系统展示和固定陈列,推动馆际间的藏品资源共享。重点对基于藏品研究策划的学术展览、长期专题展览以及公共教育活动予以项目扶持或奖励性资助,鼓励和扶持美术藏品在国内及海外的巡展,加大藏品推广力度,让更多民众能够享受到国家美术发展和收藏的成果,充分发挥美术经典作品在推动创作、贡献社会和服务群众方面的积极作用,倡导主流的价值标准,引导当代艺术创作的健康发展。
文化部今年已经启动了首届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得到了各级各类美术馆的积极响应,在全国各地申报的众多项目中经专家评审共有28个项目入选了今年的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文化部将组织专家对展览实施的效果进行评比,对于受到观众欢迎的优秀展览给予一定的奖励性扶持。活动的开展也带动了各级政府对收藏工作的重视,进一步提升了美术馆自身的研究和收藏水平。
四、加强国家美术藏品的研究
研究带动收藏,收藏促进研究。20世纪丰富的创作实践和成果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对其系统的收藏与梳理以及档案数据库的建立,以及面向研究者的展示与开放是发挥收藏资源作用的重要方面,必将促进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个案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带动对中国美术现代性的挖掘和对当代美术的研究。工程的实施将鼓励基于国家美术收藏开展的关于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及当代美术的研究,对重要的研究项目予以扶持,对优秀的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充分发挥美术史论研究在引领美术创作价值和审美取向、提升群众艺术鉴赏水平、弘扬民族精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美术创作、研究的健康发展。
五、加强国家美术藏品的科学保护与修复
在藏品普查的基础上,针对美术馆藏品的保存现状,加大对国家美术藏品的科学保护和修复工作,特别是对油画等外来艺术品种的保护修复工作的研究与实践,加强藏品修复技术的开发、修复设备的研发、修复和保护标准的研究制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专业设施的配置,并在全国范围内有重点地扶持建立2至3家国家级美术藏品保护与修复示范中心,积极推动修复实践的开展。
六、国家美术收藏政策和法规的制定
法制建设是实现藏品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的重要保障,我们将以藏品普查为依据,并在广泛的调查研究、比较借鉴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国家美术收藏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促进美术收藏的法制化管理,推进国家美术收藏的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标准化进程,提高国家美术收藏的质量和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在完善国家收藏制度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引导和法律保障,完善捐赠奖励机制,鼓励艺术家及其家属、社会机构、私人收藏家等向国家捐赠美术作品,积极引导民间美术收藏资源公益化,回馈社会,服务群众,进一步丰富国家的公共文化财富积累,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成果。
国家美术收藏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系统性的工程。其中,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是基础,制定收藏规划、加强收藏管理是手段,加大收藏力度、建立收藏体系是目标,发挥收藏作用、提高收藏效益是根本。文化部将聘请专家成立国家美术收藏专家委员会,负责对“国家美术收藏工程”的整体规划和具体实施工作提供咨询和建议。工程的实施,虽然只是针对收藏这一环节,但其作用和影响却将远远超过收藏本身,不仅将直接带动美术馆的全面专业化建设,提升美术馆履行职能和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带动对中国近现代美术的系统整理与理论研究;同时,通过国家收藏树立并倡导主流的美术价值标准,激发艺术家的荣誉感,调动他们的创作热情,推动、引导美术创作的健康发展,也将对艺术市场形成有力的学术引导;为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美术发展生态,全面提升我们的文化传承能力、文化创新能力和文化传播能力发挥重要作用,将成为国家文化发展整体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诸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