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文化产业融资再现利好
文化产业融资再现利好

  近日,曾执导过电影《南京!南京!》的导演陆川获得了北京第一家专营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担保机构 北京某担保公司的授信1000万元。

  “由于文化创意产业特殊的行业发展业态、运作理念和模式,导致其与传统的金融支持方式之间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宜之处,融资难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这家担保公司的董事长秦恺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

  文化产业具有“轻资产”特性,如以虚拟资产作为担保抵押,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多数文化企业的发展受制于融资瓶颈。

  融资难成文化产业发展瓶颈“无源之水不能养活文化产业。”陆川无限感慨地对媒体说。“我们是在一线做创作的,所以对资金问题有特别的感受。”陆川的话正道出了国内整个文化产业的“重症”。长期以来,融资难已成为掣制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曾指出,资金匮乏已经成为束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由于文化产业自身具有轻资产特点,可抵押资产少,加上文化产业外部融资环境不完善,使得文化产业信贷占比较低。

  近年来,针对文化创意产业,各地政府出台了许多担保优惠和风险补偿政策措施。如北京市按照项目贷款利息总额的50%至100%给予贴息支持,对从事文化创意产业贷款的担保机构给予一定风险补充。

  文化产业融资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目前,担保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产业,而专注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担保更是新生事物,需要不断地摸索和创新。

  秦恺表示,“公司计划再用3~5年的时间,逐步扩充担保资金的规模,通过复制担保的成功经验,将业务扩展到新媒体、动漫以及出版等核心文化创意产业领域。”“过去文化贷款是很难的,需要资金担保、现金担保、企业担保,三个担保都没有,因此贷不来钱,随着改革开放之后,开始吸收民营资金和国外资金。”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杨步亭会长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

  专家指出,引入金融支持,无疑会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良性发展。反过来说,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可促进金融资本的经营转型,促进金融产业进一步发展。

  民盟中央在《关于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提案》中建议,建立与文化创意产业相适应的资金保障机制。以“设计专项资金”、“支持第三方服务”等形式,鼓励中小型创新型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据悉,近日已有多家券商、投行表态称,将把文化创意类拟上市公司作为下一步工作的重要目标。

  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担保机构的发展态势,业内专家认为,应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融资环境,出台相关的定向政策,帮助银行降低文化产业企业融资风险,引导银行扶持文化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