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回顾广西当代艺术30年寂寞足迹
回顾广西当代艺术30年寂寞足迹

作者:刘书琴  来源:雅昌艺术网

陈光武作品

席华《人类星球》

  雅昌艺术网讯 ( 刘书琴) 5月16日,雅昌艺术网华南站记者在“华润万象城•2012首届广西当代艺术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这一预示着广西当代艺术十年沉寂之后开始崭新征程的展览将于本月19日下午16时在南宁华润万象城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6月6日。

  “广西有没有当代艺术?”是听闻展览即将举办的消息之后艺术圈内频发的思虑。的确,回溯过去30年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历程,似乎很少能捕捉到广西的影子。广西一直没有形成良性的当代艺术生态环境,也没有形成规模化的创作群体,更谈不上形成完善的当代艺术市场。长期的边缘状态使得“广西没有当代艺术”之说也似乎能够成立。但实际上,自1985年新潮美术运动至今,广西的艺术家和全国的艺术家一样,也进行了各式各样的艺术实验活动,都对广西当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下面让我们探寻过去30年光阴中广西艺术家的点滴付出,重拾广西当代艺术30年寂寞足迹。

  85新潮美术——启蒙期

  文革后期至新潮美术运动之前,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伤痕美术”、“乡土美术”等现象。到了1979年,上海“12人画展”开场,之后“无名画会”、“四月影会”等艺术团体在各地陆续兴起。“星星画会”则以游行和集会正式宣告艺术的解放。

  从1976年到1984年,中国的艺术界同其他各行业一样,都在尝试融冰的过程,看看自己能走多远。这些艺术家在文革的狂热气氛中度过自己的少年时代,他们深感中国对比欧美国家的落后,认为能够疗治中国人精神的良药,正是西方现代艺术所体现的自由状态与个人化的精神内核,而艺术家则是社会的文化精英,是倡导大众自由思想的启蒙者。

  这段时间,广西的艺术家也举办了《开始画展》、《以太画展》等活动,开始寻求艺术发展的更多的可能性。特别是1986年,由谢森、刘晨煌、刘绍琨、黄菁、高峻等五人,在南宁市白龙潭公园举办的《开始画展》,在广西美术界产生深远的影响,他们也成为广西美术界的领军人物。而上世纪90年代成为中国艳俗艺术代表的罗氏兄弟,在1983年—1987年间也创作了一些和“当下”社会有关联的当代艺术作品,如:《胎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但由于广西远离文化潮流中心,与其他文化发达地区相比,广西在生存环境、艺术交流等方面,有着更多的局限性,因此,广西艺术家们并没有真正地融入到这场轰轰列列的早期当代艺术运动当中。即便如此,通过这次思潮,广西艺术家们在思想观念、艺术表达等方式上打破了以往单一的思维及表达方式。 

  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活跃期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艺术进入一个多元发展的阶段,尤其是圆明园画家村更是汇集了当时中国最活跃的前卫艺术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艺术家前来落户。1993年1月,陈光武作为广西第一个进驻圆明园的艺术家,开始了他的艺术探索之路;1993年,周少波、黄少鹏进驻了圆明园;同年,罗氏兄弟也进驻圆明园。他们都以一种狂热的状态投身到当时无序而活跃的当代艺术实验之中。圆明园的经历给他们以后的艺术创作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自1994到1995年,罗氏兄弟和陈光武先后入住宋庄,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陈光武成为了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代表性艺术家之一;罗氏兄弟则是中国最早与西方接触并受到西方艺术世界广泛赞誉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是中国所谓“艳俗艺术”、“浮华艺术”的代表。

  黄少鹏、周少波也是在1994至1995年间陆续离开圆明园,回到广西继续他们的艺术实验活动,以他们的热忱掀起了广西当代艺术创作的热潮。

  从那时候起到2003年,广西的年轻艺术家开展了各种艺术实验活动。最为活跃有被称为“广西当代艺术三剑客”的周少波、黄少鹏、韦军,还有石向东、王琦、谭海山、彭柯达、梁宏、吴启益等艺术家。当时,广西知名艺术批评家苏旅、刘新持续地关注着这些年轻艺术家的活动,并参与策划和主持了《异质的书写方式·当代艺术家图文志(南京)》、《未来的几种生活方式·斜阳岛前卫艺术活动》、《一频道·广西前卫艺术展》、《陌生场当代艺术展》等一系列有影响的学术活动。

  广西的当代艺术发展,与今天活跃在中国当代艺术前沿的艺术家都有着很大的关系,他们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未来的几种生活方式·斜阳岛前卫艺术活动》以及《人文山水》地景艺术展等活动。他们是:邱志杰、金峰、陈绍雄、翁奋、周啸虎、仓鑫、黄岩、戴广郁、管郁达、顾振清、隋建国、展望等,尤其是不能忽略金峰和顾振清,他俩作为非广西籍的艺术家和策展人,曾经一度把相当大的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在广西国边缘化的区域里,参与策划并举办了这几个能在中国当代艺术圈里哪怕只是留下片段记忆的艺术活动,功不可没。

  刘宪标作品《广西桂林》

  孔庆坚作品《参与》

  2003年到2010年——沉寂期

  2003年,“南方风景”现象以及“漓江画派”的出现,广西美术界开始回到了“回归自然,回归精神家园”的创作宗旨之下,绝大多数曾经活跃的当代艺术家都回到了原先的创作轨道,而最为活跃的当代艺术家周少波也因丧妻之痛逐渐停止了所有的艺术活动。在广西当代艺术创作热情急速消退的当口,2004年,刘新主持了在华纳影城举办了《陌生场》当代艺术展;2005年,石向东发起了“二频道”艺术活动。但遗憾的是,他们两介的努力依然未能激起广西本土艺术家的创作热情。此后,曾经活跃的“三剑客”分道扬镳,韦军、黄少鹏回到架上,回到了“南方风景”,而周少波成为了一个孤独的行者继续着自己的探索和创作,把精力放在记录片和观念影像创作上。当代艺术活动就此戛然而止,进入了沉寂期,这段时间,广西当代艺术的“音箱”在全国处于“失声”状态。

  2010年至今——复苏期

  2005年,纽约苏富比首次在纽约亚洲艺术周中推出亚洲当代艺术拍卖专场,令人欣喜的是,中国艺术家金榜题名——张晓刚、徐冰、艾未未等作品均以高价成交,中国当代艺术从此为世界瞩目,全世界的收藏家、拍卖行把目光瞄准中国的当代艺术,中国当代艺术与资本的关系空前密切。

  此时,在广西美术界的主流之外,有一部分艺术家和策展人开始准备广西当代艺术的再一次出发。

  2006年,“独立策展人”罗荃离开中国当代艺术活动最为活跃的宋庄,回到了南宁。她在继续自己艺术创作的同时,开始对广西的艺术生态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调查,并于2010年8月策划了南宁市首届青年美展。这个展览开始出现了观念摄影、实验短片、装置等极具当代艺术特性的作品;同年,艺术家张燕根集结了部分艺术家,组成了“北纬23.5°”广西当代艺术集群参加第六届宋庄艺术节;影像艺术家彭湘策划了《2010广西当代艺术影像展》。广西当代艺术家们通过这几个展览的成功举办,开始渐渐地浮出水面。

  罗荃在回到南宁后经过几年的调研和酝酿,在2011年开始策划首届广西当代艺术展,想以此展览对广西当代艺术近30年的历程进行梳理和总结,并集中展现广西当代艺术的新生力量,希望沉寂了十年之久的广西当代艺术从此开始新的征程,并给本土年轻艺术家搭建交流与展示的平台。

  (本文历史资料由策展人罗荃女士整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