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西日报
纵观全球,对于新闻出版业的发展趋势而言,集团化是国际公认的经济发展模式中“赶超型”战略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广西新闻出版业在全面落实中央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任务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改革、发展的新思维、新路径,组建了报业、出版、发行、印刷等5个集团。通过资源整合、结构优化、股份制改造等多元化发展,我区新闻出版业焕发勃勃生机,为广西即将迎来的文化产业集团组建高潮勾勒出新的发展图景。
改革体制,创新机制,确立市场主体
新闻出版机构在设立之初,作为事业单位,长期依附计划经济的传统体制。其企业特征在改革开放初期逐渐显现,并逐步形成“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运行机制。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随着新闻出版业的产业属性越来越明确,“事业单位”与“企业管理”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作为事业单位,要负担任务,但缺乏财政支持;而作为企业,企业的性质得不到凸现,如产权、市场主体身份、融资等,都难以按照企业方式改造和运作。旧有的体制已经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文化体制改革的要义之一,就是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调整结构,使之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
2009年,广西在中央确定的改革时间表内,全面完成7家图书出版社、9家音像电子出版社和19家县(市)新华书店的转企改制。在此基础上,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应时而生,顺势而立。连同当年组建的广西正泰印刷包装集团(民营)和2004年成立的广西新华书店集团,广西新闻出版业共有5家集团。
目前,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已注销了事业单位法人,完成了企业工商登记,转企改制和组建集团公司一步到位,市场主体确立;广西日报传媒集团遵循“采编与经营剥离、事业与企业分开”的原则,深化内部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全面完成“事转企”的基础上,自治区人民政府已经同意自治区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广西新华书店集团重组的方案”,全区性广西新华书店集团的组建正在积极推进。
各集团加紧内部改革和资源的整合,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成公司制改造,争取二至三年内有两家左右的报业、出版集团上市。
首先,按照企业的要求加紧“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建立培育机制、激励机制、引进机制,盘活人才资源,使人才脱颖而出。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将招聘制从各子报推广到全集团,对采编人员进行质效考评,使记者、编辑的收入(除基本工资外)与稿件的质量和数量挂钩。广西新华书店集团已启动全体中层干部竞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在经营单位一律实现竞聘上岗和岗位聘用制度。多年来,虽有一些员工流动,但该集团的骨干和中层队伍几乎没有流失,并不断有优秀出版人加盟。
与此同时,加紧内部微观运行机制改革,整合资源,强化市场观念。广西日报传媒集团组建了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南国系列”公司群,按“一媒体一公司”的模式,组建系列传媒子公司。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创新管理机制,变事业管理为分类管理,变行政手段为考核模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将松散型的出版中心,改组为与市场高度对接、反应灵敏的分社,并将发行与内勤人员融入到分社之中,改变了长期存在的发行、编辑“两张皮”现象。
实施资本运作,实现多元化经营
初步实现了体制转换和机制创新,各集团发展思路随之调整变化。坚持做强主业,在产业化进程中将围绕出版的各种生产要素变成经济实体,延伸产业链。在此基础上,积极实施多元化集约化经营战略,对集团人力、设备、资金、知识、技能、关系、品牌、渠道等资源共享,运用资本运作,谋求产业升级,增强集团经济实力。
在实现多元化经营的过程中,各集团依照如下原则:
第一,发挥自身固有优势,延伸产业链。广西日报传媒集团成立了商务印书馆(南宁)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日报印务中心、南国物流公司,成为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拓展出版印刷物资贸易、数字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开拓教育培训、咨询策划、广告等业务;广西新华书店集团向上游挺进出版业,在下游将传统书城打造成为综合文化商城。
第二,打破产业边界,寻求发展新空间,谋求产业升级,实现多元经营。广西日报传媒集团进军新媒体领域、会展业和物流业,储备了数百亩土地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
广西新华书店集团介入市场较早,积累了较丰富的市场开拓能力、企业管理经验和人员队伍,在酒店、旅游、文化地产、金融和福利彩票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多元化经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已立项的中国-东盟文化产品物流园,建成后将实现集图书仓储物流、文化产品贸易、对外翻译服务、咨询中介、版权贸易及物流、商流、信息流为一体的贸易平台和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东盟的“桥头堡”。
第三,实施资本运作,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造。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兼并南宁矿务局茅桥机械厂成功,这是广西报业首次兼并跨行业的企业,开创了资本扩张的先例;集团在2007年依据“一媒体一公司”的改革要求,引入社会资本,采用股份制,创办了南国城报传媒公司,对应当年创刊的非时政报纸《南国城报》;此后成立的一系列商务公司、传媒公司、出版公司均为股份制合作;引入资金在柳州、桂林合办印刷厂。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推进以股份制为核心的体制创新——3个管理层持股的股份制公司显示出新机制的活力,引入民营资本的广西出版物资公司从连年亏损的企业,一跃成为集团贸易版块的生力军;旗下的广西教育出版社、接力出版社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三家共同成立广西琅文教育图书有限公司,通过股份制公司将对手变成盟友,理顺区内教辅市场竞争关系,使各出版社节约开发、生产成本,降低“内耗”,集中力量一致对外……以资本为纽带,以业务为链条,以低成本扩张,优势互补,各集团旗下集结了一批全资、控股或参股的子公司,从而快速提升产业集中度,实现规模经营。
走“四跨”之路,谋求跨越式发展
从国家文化发展的政策和全国范围的改革实践和改革成果来看,“推动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战略重组”(简称“四跨”)的发展思路,是培育一批大型骨干传媒企业、打造新型市场主体和战略投资者的有效途径。
纵观我区的报业、出版和发行集团,在“四跨”经营方面都有积极尝试。如广西日报传媒集团细分区域市场创办《南国今报》,在新媒体领域创办3个网站5份手机报;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在北京开设印刷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南宁开设了出版分社;广西新华书店集团涉足酒店业、旅游业,等等。
虽然有所动作,但各集团在“四跨”拓展方面,尚没有找到一条十分清晰的引领战略。“四跨”的地域范围更多囿于广西境内,没有真正走出去。在一些相对陌生的领域,虽然各集团具备了重要的资源和要素,但还缺乏发展所需的人才、经验、组织能力和明确的战略思考。发展模式主要是依靠自身积累而滚动发展,利用外部资源推进自身发展的动作较少。规模虽然“做大”了,但实力尚需“做强”,急需改变收入更多依靠主业、存在抗风险能力普遍不高的现状。
风生水起的中国出版业,正在努力培育和打造一批目标“双百亿”的“航空母舰”。这种产业聚集和扩张之势,必然会对地方出版企业形成挤压。“四跨”发展思路对地方出版企业而言,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更是一次机遇。
各集团在体制改革向着“事转企”、“独转股”、国有传媒授权经营、股份制公司上市融资的推进过程中,要加大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方式创新、科学技术创新,实现集团内部合作、区内合作、国内合作、国际合作,通过“四跨”实现跨越式发展,使自身成为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记者 蒋锦璐)